文章内容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农大报》

筑牢反诈防线 共建平安校园

2023-11-15     浏览(18)     (0)

网络诈骗日益猖獗,大学生成为重点对象。学校和社会在反诈宣传方面不断努力,但仍有学生忽视学校要求导致被骗。大学生应认清诈骗套路,拒绝贪念,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俗话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随着人们对网络逐步产生依赖,网络诈骗愈发猖獗,如同毒药般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波及到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认清诈骗危害,树立防范意识,反诈宣传势在必行。

拒绝贪念,勿奢小得损大利“学历越高,被骗越多。”工学院学工办主任钱萍老师引用了反诈宣传片中这样一句话。“不要以为诈骗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伴随诈骗阻断与反阻断的对抗不断升级,诈骗套路和手段也不断的更新迭代。当人们重视大型诈骗隐患的同时,生活小型骗局也应加强防范,对此钱萍老师向学生记者讲述了一些新的骗局:例如利用二维码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充电宝超时支付过高消费,一些“熟悉的陌生人找人借钱”,以及获取证件信息用作诈骗分子洗钱等用途等等。钱萍老师讲到,在众多被骗案例中,大学生是被骗的重点对象,因其社会阅历较少,经济灵活度较高,在当下对金钱概念不清,没有严格的自我保护意识,致使犯罪分子的机会大大增加。钱萍老师建议同学之间应互相提醒,当发现身边人有被骗的苗头时应及时提醒,不要因受骗金额较小而不予重视,更不要因为害怕被嘲笑,而将受骗经历搁浅于暗角,不向他人求助。钱萍老师殷切嘱托广大学子,“不被骗,也不骗别人。”师生同心,众志成城防诈行。预防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学校和社会也在不断努力着。学生记者了解到:学校长期与校保卫处保持紧密沟通,学校学工处定期举行例会去总结学生情况,关注各学院及社会典型案例,通过定期分享反诈海报、宣传片时刻提醒着广大学子筑牢反诈思想,来自工学院农机2202班班长吴丙桐向学生记者介绍到:“学校定期会举行反诈宣传会,普及反诈知识,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反诈主题班会,警示同学预防电信诈骗。不光如此,学校严格落实着三个百分百的要求,即安装国家反诈 app,组织进行反诈考试,转账超过五百元以上应报备。”即便如此,吴丙桐同学提到,不少同学对学校的要求不重视,班级要求下载国家反诈 app 自己却私自将其卸载,班会内容不认真听对反诈知识不予以关注,导致自己最终走向被骗深渊。吴丙桐同学倡议到,希望同学们重视学校方面多层次,新形式的宣传,避免侥幸心理,认清诈骗套路。

端正思想,勿让“魔高一丈”混视听。校园方面反诈宣传形式不断更新,诈骗分子的套路也层出不穷。为深入了解诈骗分子诈骗手段,学生记者从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同学那里了解到了他的被骗经历,他向学生记者介绍到,自己通过网络上所谓的低价链接加到了一位商家,因轻信了对方有低价渠道而在对方手中购买了球鞋。付款货到后却发现自己买到了假鞋却再也联系不上商家。正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才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学生记者了解到,在我们身边各种受骗案例与这位同学大相径庭。只有筑牢了反诈意识,拒绝生活中臆想“天下掉馅饼”的贪念,面对各种诈骗手段才能坚守本心,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在大学生活中,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一大隐患,威胁着同学们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预防电信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切记没有不劳而获的果实,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每个人都认清诈骗的套路,共同防范,互相提醒,才能够远离网络诈骗的陷阱,拥有更安全、健康的生活。

(学生记者 李泓伯 窦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