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没有这几场雨,那些记忆终将碎在时间的海洋里,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无人问津。
狂风吹动树叶在耳边沙沙作响,抬起头看,乌云侵占了蔚蓝色的天空,没等反应回来,雨滴已经落到头顶。这场雨没打声招呼,说下就下,赶跑了地面上的人儿。清凉的雨滴落在干热的地面上,敲打着夏天的尾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下雨,温州城便成了烟雨江南的化身,群山环绕洼地,一条白色的飘带从早到晚悬在半山腰,山水画里才能看到的景象吸引了来自北方平原的人儿,也吸引了来自西南少雨地区的人儿。
雨就这样一直下,下到了艺术思政大课的舞台。新生们穿上代表各自学院的院服满怀期待,向灯光之处聚集,雨中一把把撑开的伞犹如一朵朵冒出头的蘑菇。一束束深蓝色的、金色的、红色的灯光打在夜空里,把细如针状的雨丝照在夜空里,雨原本是没有颜色和形状的,但在这里它披上了炫彩的外衣,风情万种;舞台上,一排银白色的灯光伴随音乐声的出现照亮了雨夜,雨丝跟着灯光的移动收获了自己的轨迹,如山涧流出的清泉,舞者们仿佛在一个天然的水帘洞中翩翩起舞。雨丝飘落在她们的发间,滋润着她们的面庞,拍打在她们旋转的裙摆上,随裙摆的舞动激起细碎的雨花在舞台上散落开来。小提琴独奏出充满宿命感的旋律缠绕着雨丝,舞台上快活的旋律随雨点跳动。雨似乎越下越大了,打在人们薄薄的雨衣上、打在舞台上、打在背景支架上,也打在同学们的心上。这个夜晚,雨丝和青春的交织构筑了一段不可复制的记忆。
雨飘飘洒洒狂吻着大地,将整座城市笼罩在迷蒙的薄雾之中。雨,下满了沟渠,下满了草坪,将要溢出来,灌到人们的裤腿里,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挡一颗颗探索的心。“百团大战”社团招新如期开展。篮球场上,雨穿过屋棚一瓢一瓢往下倒,以倾倒之势直向行人灌去,可是一排排队伍还是如兵将争夺城池般出动了。“百团大战”正激烈地进行着,一排排整齐的桌子,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张张干燥的嘴巴,一个个陌生的身影……同学们相信这里将是他们全新大学生活的开始。国旗护卫队队员英姿勃发,以昂扬挺立之姿站在人群之中,纹丝不动,展示着国护的风采;再往前走,几位B-boy随着节拍舞动,Popping舞者的动感舞姿随着Funk音乐的节拍震慑整个场地,专业的舞姿和新潮的音乐展现了街舞协会的风貌;“乒乒乓乓”乒乓球与桌面碰撞发出的声音回荡整个现场,乒乓球队员在展示一拍一球之间表达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同学们画着精致逼真的妆容,穿着奇丽的服装,佩戴彩色的假发演绎着喜爱的角色,动漫社的活力与激情洋溢整片场地……雨送走一批人,又迎来一批新的人,在这个激情四射的午后,青春拉开了新一章的序幕。
墨汁随笔锋流转在纸上留下轨迹,香味从笔迹中散发开来,瞬间铺满整张纸,一撇一捺间,汉字的笔画随着毛笔的挥动在纸上飞舞,一个字符就是一幅画。温州特有的江南婉约文气也滋润了书画的香气。古老的造纸技术流传至今,泽雅纸山上造纸作坊屹立数百年,雨水经过此处留下丰富的水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片土地上长出品质上佳的竹子,伐竹杀青,数次刷洗,煮浆捞出,一张张纸压叠而出,书香从此充斥古温州城。自古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温州城就在一点点的文气中走向现代。雨悄悄潜入窗户,笔尖暂停于纸上,伸直弯曲已久的身体,向外走去:金黄的阳光洒下来,亮透了整个走廊,树叶反射出金黄的光点,随风闪动着;雨丝给外面的景象加上了一层模糊的滤镜,不远处教学楼就这样隐身在了雨中;一阵凉风袭来,吹过我的发丝中潜藏的汗珠,也吹干了纸上墨迹。纸墨香与雨滴刺入泥土溅出的香气混在一起,逃到了我的鼻子里;树叶被洗刷过一遍,亮得耀眼。耳边流过细密的雨声,笔尖流出浓稠的墨汁,一笔一画勾勒出山城美景。
秋雨飘飘落,离人心上愁,如果没有这几场雨,九月的记忆会淹没在时间的海洋里,是这一场场雨,陪我送走盛夏,迎接秋天的到来。银杏叶已微微泛黄,夜幕降临更早了,蝉鸣伴我进入梦乡,脑海里闪过的是色彩缤纷的雨丝构起的浪漫;瓢泼大雨侵入裤脚的突然;绵绵细雨被阳光刺破的绚烂。
随意零落的雨丝会抚摸你的温柔,也会记得你的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