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农业大学报》

我大学的启蒙老师

——记刘波涛教授对我的影响

作者:园艺  刘雅典    
2024-10-31     浏览(51)     (0)

大学生活迷茫时,刘波涛教授的“劝学”讲座指引方向。他坚持一辈子在教育一线,以个人言行影响代代读书人,以萤虫之火照亮祖国大地。

2022年9月,当我以一种期待、放松的心情进入大学时,大学里纷杂的言论与事情让我迷茫。高中的时候老师都讲:“等你上了大学爱咋玩咋玩。”可是当我真正走进大学,我发现大学好像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各种事情纷纭而至,各种社团令人应接不暇,各种诱惑使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一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像站在人潮里,我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大学里的第一个讲座来了。“当时我正因大学生活而彷徨,台上的刘波涛教授满头白发地出来了,虽然步履蹒跚却意气风发。我想这样年迈的退休老教授都仍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努力,我有什么资格迷茫而不去奋斗呢?”这是一位 2020 级的学长的描述。后来我才知道,刘波涛教授不只给我们作了报告,他几乎给每一届每一个院的学生都上了“开学第一课”。

这场报告的主题是“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们称它为“劝学”。台上的刘波涛教授目光炯炯,围绕着这个主题,他给我们讲了时代的发展、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学习;他阐述了人生的目的、教育的意义,普通人如何用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一个国家如何用教育改变它的轨迹。刘波涛教授言辞恳切、字字真诚,令台下的许多学生都为之动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波涛教授说,直到现在他仍然保持着每天看书的习惯。在他的少年时期,他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小于 10 小时。教授的形容让我羞愧,更让我有了如何过好我的大学生活的想法——学习。

2023 年上半年,这是我们来到大学的第二学期。春天悄然到来,太阳已经开始变成橙色。在文化路校区操场上运动时,我偶然遇到了刘波涛教授。我跟他打招呼,他就主动来跟我搭话。得知我是园艺学院的,他问我 :“ 分 流 之 后 想 去 哪 个 专 业呀?”我说想学茶。他问我原因,我羞愧地说:“因为觉得茶学课少。”刘波涛教授突然严肃下来:“选什么专业怎么只能靠看什么课少呢?你要为将来打算,比如你想去哪里发展,你想进一步研究什么,你未来的就业目标和你的人生目标。”然后他从兴趣、职业规划、发展方向等好多个方面开始帮我分析,最后帮我选择了园艺专业,在那个温暖的午后,刘波涛教授像太阳一样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23 年夏天,我和室友在文化路校区做实践作业——认识校园植物。当我们对着一棵老树久久想不出它的名字而发呆时,我又一次碰到了刘波涛教授。看到我们在认真学习,他非常高兴。他说:“这就对了,要把知识融入到生活里。”然后带着我们认识了好几种树,包括什么科、什么属。“老师,为啥你能看得这么清楚呢?我每次都记混。”“认得多了就知道了,你看,熟能生巧。我们学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的,只有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学到的知识才是有用的。”风把杨树叶吹得哗哗作响,刘波涛教授的一番话伴着树叶的影像印在了我的心里。从那之后,每一次的实习我都没有懈怠过,也在每一次的实习当中,得到了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在我的印象里,刘波涛教授永远都是那样朝气蓬勃、步履坚定,永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在他“劝学”的那些日子里,他曾敲响过每一间院办的门,走过校园的每一处角落,给许许多多的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宣传部的老师建议:“开讲座、转校园只能影响几十、几百个人,不如开个微博,让千千万万的人能看到。”刘波涛教授听到这个提议之后欣喜若狂,连夜让宣传部老师帮忙开了个微博,2013 年10月,刘波涛教授发了他的第一条微博,自此开始了他网上的“劝学”道路。

2016 年10月27日,刘波涛教授根据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网上回答,他发现根据学生的问题来劝学似乎是一个更直观的方法,于是他开设了“我为什么上大学”系列问答活动,如今已经进行到了1001问。

时光荏苒,虽然已经退休,刘波涛教授却仍然坚持在祖国教育的一线,以自己的个人力量去影响着许许多多迷茫的大学生,人生很长,能坚持下来一件事情就是好的,刘波涛教授在这条路上坚持了一辈子。

以萤虫之火照亮祖国大地、以个人言行影响代代读书人,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