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意渐浓的日子里,金风送爽,菊花争艳时,我们迎来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节日——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不仅有着登高望远的习俗,更蕴含着深厚的敬老爱老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美德的集中体现。
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秋收祭祀活动,那时的人们在农作物丰收之际,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感谢天地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后来,这一节日逐渐与道家思想中的“九九归一”“阳极必变”哲学观念相融合,被赋予了登高避邪、祈福长寿的新意义。到了唐代,重阳节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并广泛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重阳至,时光不老,孝别迟。重阳节更是一个弘扬敬老爱老美德的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子女们会回到家中,陪伴父母共度佳节,或送上精美的礼物,或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社会上也会举办各种尊老敬老的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举办老年文化演出等,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九九重阳,久久情深。重阳节是一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一个敬老爱亲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不忘传统,用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如重阳之菊,不畏寒霜,傲然绽放。
(学生记者 王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