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城市学院 - 《湖南城市学院报》

雷兵:“单眼”看世界,于困境中破局

作者:实习记者  袁坤溶  蔡慧敏    
2024-09-30     浏览(29)     (0)



 

雷兵  近照

雷兵,我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三学生,连续在“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斩获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发表SCI-1区论文和省级期刊各一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校连续两年平均绩点和综合测评班级排名第一……无数荣誉背后是雷兵不断奋斗与踏实努力的结果。

抚平伤痛,接纳自我

初见雷兵,大多数人都会用“自信”来形容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右眼天生有缺陷,这让他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许多普通人不曾经历的心理创伤。

雷兵说:“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着我四处求医,甚至有人说我是得了癌症,但妈妈一直没有放弃,为我治疗,虽然一直无法根治。”小学时,雷兵因眼睛异于他人常被同学们取笑,被戏称为“独眼龙”,这种嘲笑和戏谑深深地伤害了他。“那时真的挺自卑的。”雷兵苦笑着说,“也因此有些讨厌自己。”后来,在朋友的鼓励和老师的教导下,雷兵渐渐明白自卑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的内耗,人不该只活在他人的眼光里。雷兵慢慢走出阴影,学会了为自己而活。

我其实是一个很皮的孩子,小时候什么事情都干呢!”去湖里野游,对女孩子表白,与高年级同学打架,和别人摔跤比赛……都是雷兵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雷兵喜欢冒险,摔跤、赛车都是他的心头爱。

现在我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我很满意我自己。”坚毅而清澈的眼神透露出一份自信与从容,我们知道他已完全接纳了自己。

把握机遇,提升自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次偶然的机会,雷兵的初中老师发现了他数学方面的天赋并经常鼓励他努力学好数学。“我一直觉得数学有独特的逻辑之美。”自此,雷兵开启了探索数学的大门。进入大学后,雷兵在学长的带领下加入学校基地,多次参加各种竞赛。

孔军老师、张宝根老师、王琦老师……”说起帮助过他的老师,雷兵很激动。比赛前夜是老师们一次次陪伴他模拟彩排,熬夜时是这些恩师们为他们点外卖,上场前也是他们一遍遍地叮嘱和鼓励……

第一次参加数学竞赛时,雷兵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人外有人”“比你优秀的作品就在你面前,那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紧张,也有对自己的怀疑。”雷兵对第一次比赛心有余悸。那次比赛雷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与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雷兵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经过多次历练,雷兵参赛时逐渐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他把握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后不到一年“学科竞赛奖”“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都被他收入囊中。

现在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能靠自己的努力为家里减轻负担了。”雷兵自豪地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多次奖学金和竞赛奖金,不仅赚到了学费和生活费,还为自己大学生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忘初心,成就自我

虽然平常大大咧咧,但雷兵在做事时却毫不马虎。进入大学后,雷兵每个学期都会制定学期计划,并一项项完成,从不拖拉。有时参加学科竞赛,常常会忙得连轴转,熬通宵是家常便饭,但他乐在其中。当谈到怎样平衡学习和生活时,雷兵笑着说:“学习就是我的生活。”

沉淀”是雷兵学习生涯的代名词。“我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天赋,只是不停地在积累而已。只要愿意去学习,努力就不会白费。”雷兵对智能制造非常感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就是智能制造工程;随着进入大学后对智能制造工程学习的不断深入,雷兵对这个专业的热爱也有增无减。未来,他希望获得智能制造工程师的身份。

“不忘初心”是雷兵对自己的勉励,“希望在梦想的尽头,迎接我的是一片星光。”

我用一只眼睛看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雷兵抓住了所有能够给自己带来知识与成长的机会,面对挑战时的果断和勇气,所拥有的策略和智慧,对目标的执着追求,让雷兵虽身在逆境,也能以身破局,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