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以及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始终把服务黄河流域国家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践行医学院使命担当,一体推进医疗、教育、科技、人才等四大支撑建设,努力在服务黄河国家战略中贡献滨医力量。
一、强化医疗支撑,护佑黄河流域人民健康。坚持“四个面向”,作为黄河流域医学院校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始终以服务黄河三角洲人民健康为己任,打造先进技术集群,延伸服务半径,扎实履行公益责任。注重以点带面。发挥附属医院省区域医疗中心带动辐射效应,牵头成立黄河三角洲专科联盟36个,覆盖医疗单位300余家,构建以专科为纽带、医教研管服数为主体的医疗服务矩阵。注重拔尖筑峰。依托黄河三角洲区域医康养特色示范工程、黄河三角洲精准医学实验中心建设,构筑专科学科高地,学校直属附院已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重点(特色)专科46个,优势学科专科数量位居黄河流域医学院校前列。注重服务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深化与利津县中心医院、广饶县中医院等58家黄河流域医联体医院建设合作,持续输出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长年免费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开展对口支援、第一书记、希望小屋等帮扶行动,贯通“输血”“造血”“活血”链条,全面赋能黄河三角洲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二、强化教育支撑,厚培黄河战略亟需人才。紧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统筹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积极塑造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优势。聚焦课堂育人。立足新医科建设,打造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课程体系,形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选修课程“金课群”,《黄河流域洪水及水体污染案例》等三门课程入选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依托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等国家级省级优势专业,成立黄河流域医养健康学院,获批省级专业特色学院。聚焦协同育人。牢牢把握省市共建重要契机,着力建设一批科教融合育人案例库、一批科教融合示范课堂、一批科教协同示范基地。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与荣昌集团共建“荣昌产业学院”,入选我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共同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省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和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与祥隆集团共建山东省中医药“中药现代化与新剂型开发”重点实验室;与滨州市愉悦家纺合作建成亚洲最大的发作性睡眠基因库——睡眠健康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的新材料——纳纤膜口罩为北京冬奥会官方指定专用产品。聚焦文化育人。深入挖掘学校精神与黄河文化内在联系,讲好黄河岸畔教育医疗故事,以高校视野不断丰富黄河文化价值体系。制作《做黄河国家战略的健康卫士》获市党员教育优秀电视片(党课)三等奖,组织11支实践队在沿黄地区开展黄河国家战略宣讲,成功入选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来华留学生获“黄河湾”国际青年汉语大赛决赛一等奖等,助力黄河文化海外传播。
三、强化科研支撑,塑造黄河安澜创新优势。积极链接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加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造高能级平台。开展黄河生态保护科技平台建设,获批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等黄河流域省市科研平台,围绕黄河流域疾病分子诊断与细胞药物治疗、环境与健康等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获评“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是山东省获此殊荣的6家单位中唯一一所学校。倍增特色化效应。扎实推进省教育厅“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研究院建设,发挥“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力量,与黄河流域相关高校共商搭建黄河流域人群队列,开展黄河流域环境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风险评估,共收集、测定黄河下游地区人群全血重金属含量、肺功能3000人次,立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其中中科院1区7篇、2区3篇,大会报告10场次,生物样本库获批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相关研究为黄河流域多种重金属混合暴露对肺功能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加速产学研转化。突破“卡脖子”技术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在《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成功研发基于悬浮芯片技术的流式检测仪器,实现相关进口设备的国产替代;聚焦肿瘤标志物的基础研究、核心检测试剂编码微球的制作及相关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已成为黄河流域疾病分子诊断与细胞药物治疗发展的引领阵地。
四、强化人才支撑,蓄积黄河向新动能活力。围绕黄河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以“人才雁阵”赋能高质量发展。集聚高端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骨干人才,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功入选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9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齐鲁扁仓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青年杰出人才、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引育高端团队。把握全球人才流动窗口期,紧扣黄河流域生物医药、康复工程等重点领域,广泛吸纳相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先后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精准医学研究团队,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呼吸病学研究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以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团队等,入选山东省分子靶向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中心,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慧支持。
(党委宣传部 刘芳 发展规划处 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