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报

颅内动脉瘤——隐藏在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

2024-08-31     浏览(174)     (0)

颅内动脉瘤是血管壁薄弱膨出形成的凸起,破裂死亡率极高。预防应定期筛查、避免诱因、生活规律、均衡饮食。治疗方法有栓塞术和夹闭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颅内动脉瘤,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它其实就是在我们身边,它就像一个隐藏在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给我们生命带来危险。动脉瘤好发于高血压,吸烟人群,多发于40-60岁群体。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脑动脉的动脉壁薄弱后引起的局限性异常膨出,由于血流长期冲击血管的薄弱部位而形成的凸起或鼓包,就像一个捶打的气球,并不是通常说的肿瘤,本质上它是颅内血管在分叉形成的一个血泡样凸起,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首次破裂死亡率达30%-50%,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90%,因此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颅内动脉瘤根据病因可分为: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颅内动脉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颅内动脉瘤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1、先天性因素:颅内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颅内静脉畸形、多囊肾、多囊肝等先天性遗传疾病。

2、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出现动脉壁内弹力层的破坏,在薄弱处会膨出形成颅内动脉瘤。

3、其他:外伤性,感染性等因素。

颅内动脉瘤有哪些典型症状呢?

1、未破裂的动脉瘤一般无特殊症状,多数患者因为出现头痛,少数病人在体检中发现。

2、视力异常:视物模糊或者双重视觉,压迫动眼神经引起患者眼睑下垂。

3、眩晕或头晕:患者可能感到眩晕、头晕、步态不稳等。

4、动脉瘤一旦破裂症状非常典型:突然出现的爆炸样头痛、视物模糊,喷射性呕吐等脑膜刺激症,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抽搐,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如果破裂后的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率则高达90%

如何诊断颅内动脉瘤

目前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通过脑血管的CT血管成像(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脑血管造影(DSA)。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最后确诊还是有赖于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颅内动脉瘤如何治疗?

破裂的动脉瘤因为再破裂的风险很高,所以建议尽早积极治疗,治疗方式选择根据脑动脉瘤的实际情况评价破裂风险,取决于大小、形状、以及在大脑中的位置,目前治疗主要有栓塞术和夹闭术。

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血管功能神经外科刘子彪主任介绍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害较大但可以治愈的疾病,及早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预防胜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病率呢?

(1)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35岁吸烟者)做好CTAMRA筛查,定期体检。

(2)避免诱因,控制血压在稳定状态,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

(3)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4)生活作息规律,不吸烟及不过量饮酒,不熬夜,合理运动,增强抵抗力。

(5)低盐低脂均衡饮食,避免便秘。

(龙玉翠  邓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