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2024级新同学,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这个收获希望、孕育未来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来自天南海北的2024级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祝贺你们,开启了作为“建大人”的人生新旅程。
今天我想跟同学们分享的话题是《逐光而行 成就人生》。
走进大学,要先了解大学。成为建大人,要先了解建大人。刚才老师、学长向新生同学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建大人,这里我也简要向大家分享我眼中的建大人。
建大人始终艰苦奋斗,不断追求卓越。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济南城建应运而生。此后,几代建大人历经艰辛,在薪火传承中坚守理想。校园博文馆西侧有一处景观,以和平老校区红楼的砖石为基,木质廊架结构拼接,名为源远亭。这是学校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原址,特意保留了指挥部硬质地面和局部的建筑构件。这里承载着建大人的兴校之梦,也记录了一段众志成城、艰苦奋斗的历史华章。
建大人崇尚实践品格,紧跟时代步伐。从新校区到省部共建,再到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从一次次建筑平移技术突破,到承担一项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再到国际合作和基础研究突破,学校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秉承“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理念,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建筑遗产保护、智能制造、城市更新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建大人注重精神传承,深耕文化沃土。校园的特色人文景观,彰显出学校独有的品格和气度。建筑城规学院一楼大厅的那座雕像,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先驱者、我校建筑学专业的创始人伍子昂先生。当年他怀揣“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返回祖国,后在我校主导和开创了省内首个建筑学专业,奠定了薪火相传的建大精神底蕴。还有老别墅、海草房,每一处都有故事,每一处都折射出建大人的精神文化追求。
同学们,我们的建大是一个低调却有内涵的学校,一代代建大人留下了许多故事,等着你们去了解、去体会。
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今天的同学们,恰逢盛世。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是新时代赋予同学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而大学,就是让同学们追逐梦想、求知蓄能的地方,是可以让你们向着光、成为光的地方。
说到光,我们会想到那些铿锵有力、直击心灵的话语,刘向说“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梁启超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鲁迅说“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毕淑敏说“要向一颗微不足道的星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有光”。光,给人温暖,也给人力量。今天,我就“何为光、选择光、成为光”与同学们分享。
一、何为光
在物理学上,光是一种能量,它照亮世界,使生命得以成长。而在精神层面上,光象征着知识、真理、希望和正义。时代的赛道上,一直上演着接力赛,始终有人向前奔跑,有些人就跑成了光的样子,点燃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在大学,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光芒,更是精神上的启迪、人生路上的指引。
今年夏天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小将们突破极限、创造历史,以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惊艳了全世界,成为了中国之光。近期我校获评“全国模范教师”的崔艳秋教授,刚才发言的张鹏教授,以及那些躬耕教坛的专家学者,以辛勤的耕耘和无私的付出铸就了名师风采,成为了建大之光。还有,历年来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项科技知识竞赛获国家奖励的学生团队、今年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的学生团队、在全国比赛中获亚军的“伺拽客”棒球队、入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建筑城规学院城规192班的范亭君、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环境学院2022级研究生安余梁、解锁创业密码年入百万的材料学院2023级研究生王元昊、投身西部计划的18名毕业生、刚才发言的计算机学院计科213班张思宇同学,以及许许多多的优秀建大学子,在追求梦想和拼搏奋斗中,也成为了照亮青春之路的那束光。
二、选择光
大学时光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求知的最好时期,也是个人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对你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确立新的目标和方向,是你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如果在迷茫中浪费了太多时间,就会错失了成长的良机。珍惜大学时光,是迈好新征程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我非常理解,在求学备考的日子里,同学们经过了一场辛苦的磨练。大学对有些同学来说,也许被想象成了舒适的自由之地。但是,大学的学习生活绝不轻松,某种意义上来说,会更辛苦、更具挑战性。有别于高中,大学更多的是自主学习,你们需要更加主动,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上,离开了父母的唠叨,也没有了细致的呵护,生活上更加自由,当然也多了对你们独立生活能力的更多考验。对于研究生同学来说,面临的是不同的学习环境、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这些,都需要你们快速适应,为将来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这些改变,意味着你们将面临许多选择。是选择向着光、追逐光,还是躲进宿舍、低头躺平,将决定你们人生的走向,决定你们与同辈们的差异。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追寻更丰富的生命,就要从此时此刻的选择开始,为将来打下坚实的方向基础。
对大一新生来说,军训结束之后,你们将正式开始大学学习生活。你们会在短时间内学习多门课程,会接收海量的知识,会发现各种社团组织,会接触到各类学术论坛、实习实践。更需要迅速调整心态,适应学习的快节奏,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成为光
《觉醒年代》中,青年毛泽东因见到《新青年》杂志的出刊如沐春风、始见光明,用一个月的生活费一口气买下了七本,并仰天长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心力体力合二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逐光之旅。这一幕中,青年向着光、追逐光的自信让人热血沸腾。
今天,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任重道远。随着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总体部署的统筹推进,国家对人才特别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更加迫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抓住机遇,成为自己向往的那束光?意味着你们要全面的打造自己,学术上要追求卓越、品德上要成为楷模、精神上要富有力量。这里,我主要跟大家强调两点。
一是要学会理性思考。胡适先生说过,大学生与众不同的标志,就是“一个多少受过训练的脑袋,一个多少有规律的思想方式”。大学期间,要养成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善于系统分析,要勤于思考、主动提问。你们可以在实验室、科技竞赛中与导师、队友一起探索创新创造的智慧,在图书馆中与书籍对话,在各类活动中与五湖四海的朋友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要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充分利用好一切可以用来成长的时间。要积极投身实践,学校会搭建各种平台,一定要多参与、多历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脚踏实地、向下扎根、深耕细作、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定下目标后,就要甘于吃苦,一点点收获成就,激励自己持续奋斗。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紧盯科技前沿、瞄准社会需求,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积累为社会作出真贡献的能量。
大一的同学在过去两周的军训中,不怕吃苦、自觉训练,锻炼体格、锤炼意志,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已经迈出了大学的第一步。同学们,成功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选择正确的事”,二是“把正确的事做好”。希望同学们能够愉快的迎接新生活,向着光、追逐光、成为光。
因为天气的原因,我们的典礼推迟到今天举行。今天是个特殊的值得记忆的日子,也请同学们在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国难,在感谢前辈们给我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创造的良好环境的同时,把感恩化作行动,在新时代展现建大学子的风采。
时光正好,青春早为。同学们,祝愿你们在建大这片沃土上,心怀“国之大者”,赓续文脉传承,勤而行之、日有所进,挺膺担当、青年有为,闪耀出新时代最璀璨的青春之光!最后,在建国7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