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宁波工程学院 - 《宁波工程学院报》

人艺学院:在“新文科”建设中求新求变

2024-09-20     浏览(89)     (0)

  在人文与艺术学院,一个特别的展厅成为了校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里,不仅匈牙利教育办公室副主席雷纳塔·瓦诺博士发出由衷的赞叹:“你们真该为能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而且审核评估组组长史国栋教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深耕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探索出文科专业链的创新育人模式”。

  展厅内,栀子花与同学们的创意毕业设计作品相映成趣,清荷香气中融合清廉文化与非遗文化。省级科创平台、市级产教融合平台的展示,进一步彰显了这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在新文科领域的独特魅力。

  在探索“新文科”建设的道路上,人艺学院不断深思“新”之所在。在学院办公楼建立了7个师生工作室(研究所),推动教育创新。这些工作室(研究所)成为课程教学、应用研究、创意设计、学科竞赛等多领域师生共创的枢纽。学院以“文创”和“数字”技术为发展主线,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文科教育的界限,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具备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文化交流领域,全国唯一的斯洛文尼亚研究中心在学院成立,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东欧文化的双向传播和文化互鉴。《嗨!这里是中国》双语绘本在浙江-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论坛暨教育智库联盟第二届年会上正式发布,并在中匈建交75周年之际实现“文化出海”,向海外读者展示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大国的活力。

  人艺学院教师杜莹主持的省传统文化科普基地“传声童”,已创作出版图书47部,发行量超过100万册,荣获全国优秀科普图书等二十余项大奖,并通过线上线下公益课程影响了上千万人次。

  学院还与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著名城乡规划学家、工程创新教育学家吴志强院士共建城市生活创新实验室,旨在培养能够服务于城市美好生活的创新型人才。此外,与浙江大学共建的“一老一小”发展研究院,聚焦于深度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为政策仿真和决策支撑提供战略支持。

  目前,学院积极筹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夏小满”项目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最佳创意奖,并晋级全国三强排位赛。师生合作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平面类一等奖,今年大广赛更是实现了项目数的新突破。教工第二党支部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30余个乡村结对,开展文化、艺术、科技服务,成为全省“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典范。学生第四党支部成为浙江省样板支部,成果获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人艺学院以创新教育理念和办学成果,在新文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黄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