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 《四川加油报》

冰山理论

2024-03-22     浏览(30)     (0)

冰山理论是最早诞生于心理学,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诞生。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人类心智活动可以被比喻为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显性意识,而更大部分则是潜意识。人的行为和情感不仅受到意识层面的影响,还受到无意识和前意识层面的影响。解决问题和理解人的行为需要深入探索无意识的层面,以便揭示隐藏在冰山深处的冲突和欲望。

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冰山理论意味着作品直接表达的内容只是其深层意义的一部分,更多的内涵和深意需要读者或观众去挖掘和体会,鼓励人们去探索表面现象之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此外,冰山理论还被应用于管理学、沟通学等多种领域,强调在处理问题和进行沟通时,要关注那些不易察觉的深层因素。

冰山理论也可应用到安全管理领域。在生产和行为过程中,水面上的事故是冰山一角,水面下可能隐藏着很大的事故隐患,仅凭表面现象不能判断危险程度,更不可忽视所谓的小事件。换句话说,如果把露出水面的冰山看作事故的发生,那么要让事故不发生,就要减少冰山底部的体积,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如果把露出水面的冰山看作是人的安全行为,那么水下冰山就代表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只有储备了大量的安全知识并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具有安全行为,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冰山理论启示我们,事故发生不是偶然的,背后一定存在着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减少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削减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的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