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师大报》

心底的诗

作者:□  杨婧诗    
2024-06-15     浏览(53)     (0)

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是一首诗,一首娟娟流淌的诗,在成长过程中修复和治愈自己,慢慢接受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长处。渐渐地,这首诗变得明朗阳光,已无四年前步入大学校园的懵懂,而是带着坚定的目标持续向前走,在前进的路上学会了欣赏和取悦自己。

一晃眼,我的本科生涯在今年的 7月初画上了句号。7 月 3 日这一天,我离开了师大校园,心中藏有万分不舍。夏季的烈日和暴雨一如既往地热情,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似乎早就成为每一个师大瑶湖学生的刻板印象,而我的大学四年也像这天气一般,晴雨交加,所幸离开的时候没有下雨,心情也没有落雨,反而增添了师大毕业的芬芳。

人总是喜欢回忆和念旧的,在奔赴下一个阶段之前,我们总是习惯回忆当初,然后更好地出发。回望我的四年本科生活,平淡中有绚烂,精彩中有遗憾……一路上,我在勇于尝试,坚持努力,持续突破自我,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在努力的途中失败过很多次,也为此难受过很多次,但我从未放弃自己,就像流淌的诗歌一次次流入文学的溪流,在文学的世界里快乐地遨游。大学四年,我最不舍的是图书馆,因为我在那里奋斗了整整四年,也在图书馆里收获了无数的惊喜与感动。头一天晚上,我会在头脑中规划好一天的学习任务,并尽量保证计划的有序实施,减少时间的浪费。每天早晨六点 50 左右,我从宿舍出门,吃完早餐以后大概七点 20 之前会到达图书馆一楼的期刊阅览室,在阅览室占好座位,便开始一天的学习,大一大二课程较多的时候,我便会在不上课的时间来到阅览室,整理上课的笔记,自己像消化食物一样慢慢地消化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图书馆的中午一点钟是人最多的时候,许多同学都会在外面的大厅休息,提前来的同学便会在自己的座位上小憩一会,然后继续读书学习。这个时候,我在图书馆看到的不是一个个读书休息的同学,而是看到了一个个干净纯粹的灵魂,因为读书人的心灵都是互通的。在图书馆,我从来不用担心自己的东西会被人移动或者拿走,只是担心时间问题,怎么一下就到晚上十点钟了,图书馆习惯性地响起了放学的铃声,于是很多同学便像潮水般纷纷涌出馆外。我每次都是与图书馆的保安大爷挥挥手说再见,然后便离开图书馆,回到宿舍,准备洗漱睡觉。睡前我在复盘当天的学习生活时,会时常感觉如吃蜜般地甜蜜,因为在图书馆学习的一天是充实幸福的一天,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和温暖会持续涌入心底,让心底的诗更加丰盈,也更加阳光。

我 的 第 二 个 关 键 词 就 是 精 益 求精。大学期间,我四次参与挑战杯、互联 网 等 比 赛 ,获 得 两 次 省 奖 ,两 次 校奖。虽然有一次比赛险些进入国赛,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入围,队员们都深感遗憾和惋惜,但我作为队长,对这个结果是接受的,因为我从不抱有自己做的项目能进入国赛的想法。我想的是顺其自然,尽自己最大努力好好备赛,完成比赛就无愧于心。作为项目负责人,我积极与老师沟通,寻找项目最佳思路,并根据队员们的特长,最大化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大三下学期,面对保研和省赛的双重压力,我更加认真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复习和项目的省赛环节,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省赛,实现二者共生。即使比赛项目占据了大量时间,我却从未放松自我的学习。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每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当备赛完成,需要转换学习状态的时候,我会给自己放个小小的假,及时调整,又回归到学习状态。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多亏了老师耐心指导,让我掌握规范论文的写法,并前后修改论文 316 次,字句斟酌,多易其稿,正是在反复的修改中,我精益求精,不断打磨,最终交出了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也让心底的诗流淌得更有生机和活力,徜徉在希望的河流里,向前奔进。

最后,我要感谢四年里陪伴我成长的老师、家人、朋友们,没有你们的鼓励和帮助,我可能会在很多个不想坚持的时刻选择放弃,可能会在面临毕业选择的时候困惑、游移不定,可能会在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束手无措……正是有您们的支持,我逐渐接纳自己声音小、性格胆小内向、遇事不理性冷静等缺点,逐渐学会扬长避短,不苛责自己,给予自己鼓励和信心。在师大的这四年光阴里,沐浴在知识的海洋,感受着师德的光辉,在青春岁月里留下了灿烂的印迹,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像米兰·昆德拉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说的一般:“生命是一张草图。”在这张草图里,只有相信自己,不断努力,才能画出成形的画儿来。

此刻,我的画上是一条流动未完成的诗。

(作者为文学院 2020 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