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家风是一个家庭所蕴含的精神气节和文化符号,承载着世代流传下来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良好的家风,是在一朝一夕的清正廉洁氛围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廉洁自律的家风,犹如温暖和煦的春风,吹去身上的一缕缕浮尘,给予人无尽的力量;清正廉明的家风,好似绵绵不绝的雨滴,润物细无声,洗涤滋润着纯洁无瑕的心灵;刚正不阿的家风,仿佛山间飞流直下的悬瀑,冲刷出世界纯粹美好的本真,动人心弦,濯净丝尘。
父亲的身体力行,教会我做人需公正廉洁。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但当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会与我倾心交谈,告诉我“清廉”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工作上爱岗敬业,生活中也要坚持诚实守信的作风。那时起,我就知道廉洁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需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十分敬佩父亲,不仅是因为生活中的父爱无言,更敬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曾无数次看到深夜中书房亮起的那盏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父亲有时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工作数十年来,他一直未曾放松对知识的渴求,一直坚持一个月至少看完一本书,说起《国语》《论语》更是信手拈来。父亲终身学习的态度令我动容,他也一直是我工作的榜样。
母亲的言传身教,教会我做人需正直节俭。母亲不善言辞,但她对家庭的辛勤付出我都看在心里。从小跟随母亲去市场买菜,母亲就告诉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正直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难能可贵。我在工作中一直谨记母亲的教诲,践行清廉正直的原则。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外面,母亲都保持不铺张浪费的习惯,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就打包回去。母亲的影响对我极大,我在工作生活中也养成了节约的良好习惯。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需要我们渗透到衣食住行的价值操守。古人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唯有艰苦朴素,才能忆苦思甜。
一代代的家风之所以能薪火相传,离不开长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但大都离不开“清廉”二字。良好的家风是家族精神的脊梁,父母营造的家风深深影响着我,并将一直伴我同行……
作者单位:电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