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在建筑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施工过程中材料“进销存”数量大,涉及环节多,管理难度高。如何做好材料管理工作,帮助项目部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此项工作既涉及到前期的预算,又涉及到过程的成本控制、预警和后期激励兑现。项目材料管理岗位作为其中重要环节,既要为项目成本管控提供详实的基础性数据,又要整理、汇总和存档材料进出库的原始凭证等资料,为后期可能出现的纠纷提供有力的佐证。如何确立材料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材料入库、保管和领用的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业务娴熟、合格的项目材料管理员,他所创造的价值要远大于我们的认知。
首先,岗位隶属关系决定了管理的成效。项目材料管理员和采购员的岗位编制要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两个部门,这样就从组织关系上避免了一个部门既承担了运动员的角色,又承担了裁判员的角色。两个岗位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决定了项目材料管理的最终结果。
其次,大宗材料入库(进场)验收是管理的基础。材料进场验收环节,收货数量、确认质量,是项目材料管理的第一道关口。一是明确分工。材料管理员负责核对材料的数量和重量,质检员负责材料的质量。二是列出大宗材料清单。如列出钢筋、混凝土、砌体等大宗材料的名称,明确检查的方式方法。在把关质量的前提下,明确哪些材料需要过磅,哪些材料需要清点数量。三是明确验收的标准。如确定钢筋清点率,确定混凝土进场是每车必过磅还是按照百分比进行抽检。四是现场验收的不合格材料要立即进入退货流程。五是账物相符,合理存放。采购员提供的送货单要有项目材料管理员和质检员的收货签字,项目材料管理员根据实收数量填写材料入库登记表,将材料合理、安全、整齐、分类码放在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做好标识。大宗材料尽量做到一次性运输到指定的使用现场,避免造成二次运输费用和时间浪费。
第三、把好大宗材料领用关是关键。一是严格执行班组限额领料,余料还库。项目材料管理员要根据前期预算清单控制发放班组大宗材料。二是大宗材料出库手续齐备,班组负责人或指定的委托人必须签字方可领用。三是做好班组大宗材料核算工作,根据发放记录统计和分析,进行入账、消账,做到账物相符。四是按月汇总统计班组各种大宗材料的使用情况及分包单位使用大宗材料的数据,按分部工程来分阶段进行材料使用分析核算,防止大宗材料超用,掌握材料的盈亏。发现相关班组使用量超常情况,及时向成本会计发出预警。
当然,要想大宗材料管理出成果,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节约的材料费用由公司、项目部和班组三方合理分配,奖金分配要偏重于班组。同时,对于超支部分的材料费用,必须要由班组全部承担,以此倒逼班组加强现场的管理,挖潜节能,提高项目效益,实现项目管理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良性循环之路。
做难事,必有所得。企业管理永无止境,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措施和坚定不移的执行,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就逐渐形成了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优良作风。这种企业文化对每一位员工都有着不可言喻、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而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由此可见,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熏陶的员工是多么的重要,他们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
(叶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