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塔里木油田融媒体中心 - 塔里木石油报

攻坚克难的“敬业花”

作者:通讯员  李城里    
2024-07-17     浏览(21)     (0)

吴晓花是塔里木油田的一名二级工程师,拥有27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坚守初心,任劳任怨进行钻井液实验研究,为油田超深层钻井提质提效作出突出贡献。她研发出油田首套空心玻璃微珠超低密度钻井液体系,解决了技术难题,为油气采收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温婉恬静,戴一副黑框眼镜,厚厚的镜片上透着层层光圈,这是吴晓花多年查阅报告、研究数据留下的荣耀“光环”。同事们都亲热地叫她“花姐”,也是大家心目中的“敬业花”。

吴晓花是油气工艺研究院钻完井液工艺研究二级工程师,是一名拥有27年党龄的老党员。

1998年,她刚来塔里木油田时,就被油田“铁人式的共产党员”王光荣等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先进事迹所感动,暗自立誓要像他们一样为油田发展添砖加瓦。

工作26年来,她坚守初心、任劳任怨进行钻井液实验研究。在油气工艺研究院工作的8年间,经她手的钻井液实验方案就达300多份,为油田超深层钻井提质提效作出突出贡献,是一位真正的“幕后英雄”。

2018年11月,阿克莫木气田制定开发方案。该区块目的层是油田首次面临的低压地层,漏失量大,堵漏难度高。调研发现,只能采用空心玻璃微珠超低密度钻井液,但当时油田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

实验任务交到吴晓花手上,她多方寻找材料,听说油田库房有进口的空心玻璃微珠产品,就立即前往大二线库房寻找,找到后她如获至宝。当得知国内也有厂家生产空心玻璃微珠时,她就自费购买了样品。在实验过程中,她发现两种空心玻璃微珠都存在不同的质量短板,配制不出合格的超低密度钻井液。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她连续7天坐在电脑前,反复研究报告数据,对比样品的差异和优劣,熬得眼睛里满是血丝,看不清数字,还坚持眯着眼看报告。同事发现她脸色不正常,劝她回家休息。她说:“超低密度钻井液的问题没解决,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一下数据,没事儿!”没过多久,她就感觉天旋地转,晕倒在椅子上。同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说她是因疲劳过度引起的昏迷。

醒来后,大家问她为啥这么拼?她轻声说:“塔里木的今天来之不易,比起老一辈石油人,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仍需努力奋斗。”

经过8个月的不懈努力,对270余组实验进行评价,研发出油田首套空心玻璃微珠超低密度钻井液体系,抗压达40兆帕,并在阿克1-H4井成功应用,使该井由无法完井到顺利投产,由打不成到打得成、打得好。从此,超低密度钻井液在阿克区块推广应用,实现了低压力油气藏的经济高效开采。

之后,为满足更高抗压强度的需求,吴晓花继续开展空心玻璃微珠超低密度钻井液体系的研发,并在2023年研发出抗压达75兆帕的空心玻璃微珠钻井液。

中古262-H4C井侧钻二开至6000多米发生井漏失返,常规水基钻井液已无法建立循环。对于高含硫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失返意味着失去了第一道安全屏障,若进行强钻风险极大。使用抗压75兆帕超低密度钻井液替入井筒后顺利建立循环,密度稳定,定向工具信号正常,岩屑携带正常,意味着这套超低密度钻井液体系在超深井首次试验成功。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而流淌在石油人身体里的则是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精神。吴晓花牢记能源报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如今,吴晓花又带领青年员工研发无固相超低密度钻井液体系,以解决低压储层保护难题,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