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市杂文学会重庆杂文 - 重庆杂文

欣赏别人更是一种态度

作者:□  艾藻松    
2024-07-31     浏览(36)     (0)

一般来说,某人的能耐相较他人稍强即会遭人羡慕忌妒恨。而某人才干超群,望尘莫及,才会招人向往、崇拜乃至成为网红。这种“羡慕忌妒恨”很不好,伤人伤己,弄得互相指责、排斥,其负面影响给学习、工作带来不利。聪明人知道充分发挥别人的才能,为我所用,才会做大。因此,用人所长,“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即驭人之术,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领导艺术:即看到别人的优长和能耐,去肯定他尊重他进而由衷地欣赏、赞美他,给其鼓励,让其充分发挥,让人在愉悦的氛围中为其效力,甚至唯命是从。三国时的曹操爱才如命,致兵多将广,终三国统于晋。水浒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荟萃能人聚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

我以为“欣赏别人”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对世界认识的方法论。因为,劳动创造世界,世界是人民创造的。国际歌词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个人仅是人类一员,能量再大,仅沧海一粟。因而,我们尊重别人,相信别人,欣赏别人,从来不是什么权术,是因为我们只有联合他人才能形成合力,汇聚成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的洪流。所以,我们尊重、相信、欣赏别人,就是尊重、相信、欣赏历史,而不是利用他人达到个人的目的。

如毛主席,他早期就接受了马列主义的唯物史观,既看重自已又尊重别人。他真诫团结周围每一个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个个成为非凡的将帅之才。同时,还无比欣赏他们,并在评价和作诗题辞中大加赞赏。如:朱德“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彭德怀“谁敢横刀勒马,唯我彭大将军”;刘伯承“一条龙下凡”;罗荣垣“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等等。

与其说,“欣赏别人”是一种态度,不如说更是一个立场。即站在历史唯物的高度,更可看清方向和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

末了,对那些好“忌贤妒能”成癖者而言,历史是唯物的全息照(片)。你的才智、能力、贡献多大,你这个人几斤几两,均在全息照中有自己的位置。不要让你本可蹦高一下的影像,因“羡慕忌妒恨”而“闪了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