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川北医学院 - 《川北医学院报》

春天的旷野
吹来飒爽的风

——读《我的阿勒泰》有感

2024-06-15     浏览(66)     (0)

本文介绍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一书,描述了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以及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家乡的美好。文章强调了感知幸福和感恩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家人是温暖避风港的概念。

轻轻翻开《我的阿勒泰》的扉页,李娟的文字,仿佛一阵风,将我吹到五月春日的旷野,蔚蓝的天空下,茫茫新绿,遥看近却无。一个豆蔻女孩,轻提裙摆,在原野上雀跃奔跑。

人生如逆旅,生活总是平淡与困难重重。它是水资源匮乏的不便,冬日冰雪皑皑的寒冷;它也是连续五小时摩托车程的颠簸,是在无尽戈壁中迷路的恐惧和无奈。但在幼小李娟的眼中,这些麻烦事,也有几分乐趣。在狂风中追着纸币奔跑,看似滑稽;在头纱的遮蔽下依旧以沙洗面,看似狼狈,但李娟的笔下,这些都不是苦不堪言的黄连,而是先苦后甜的巧克力,入口即化。她享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小确幸。正因为丰富的经历、纯粹的心态,一切都有了意义。学会感知幸福,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呢?

烟花绚烂于天际,在戈壁的腹心,他们的心也在为之跳动。而作者却想象一双眼睛俯视着这个世界,这人间的美好,会使“他”感到寂寞。滴水泉后的群山绵延,久远年代留下的车辙默默诉说着大地的荒凉。作者感念大自然的馈赠,崇敬乌斯曼的传奇,将滴水泉旁平凡人的故事记录。李娟,就是这样,拥有宽广无垠的心胸,容下星辰和宇宙,感受自然的富足和慈悲,以悲悯凝视生命,用热忱感恩生活。

每次从乌鲁木齐回家,作者总是会带些礼物回家:袖珍兔、咸烧白、红糖等等,给外婆、送妹妹、赠叔叔……即使大多东西家人都派不上用场,但一份真心也是一份牵挂,是亲情最朴实的体现。一句“妈妈,没什么,只是被子太薄了。”母亲便在第二日,倒了三班车,坐十个钟头的车,扛着一床厚实的驼毛被子出现在女儿面前。家人就是如此,是悲伤时的消愁酒,没有无法言说的苦楚和委屈。故里亦是如此,是颠沛落魄时的避风港,即使家徒四壁,却也是温暖的容身之所。

新疆,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缓慢而永恒的喀吾图,她是作者李娟的家,从四川迁徙千里的人生归途。她本是我内心陌生的地方,而短短11万字的篇幅,让我们有了牵绊。她是我心灵的净土,带着春风的柔软,让我有了热爱生活的冲动。人世美好,不过家人常伴,赏花听雨,烟火可亲。

(医学影像学院 杨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