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实行“党建+思政+专业+实践”全方位育人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多维推进、全程协同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为长三角地区输送“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具有江科大特质的外语人才。
红色筑基,党建引领促育人高度
英语系党支部构建“二维三级”的工作机制,强化党员教师立德树人的主体意识。党支部通过政治学习正本清源,强化党员的政治领悟、感悟和开悟,落实党员思政教育与思政学习排头兵的作用,通过课程思政、校园思政将育人之力融入学生培养全领域。党支部引领教师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党的精神铸魂育人的课程覆盖,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打造双语“四史”活动、红色英语演讲等校园红色语言景观活动,让党的育人元素在第二课堂和新媒体中开花,让新青年们在红色故事的诉说中,引发思想共鸣,增进对党领导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明确青年使命。思政教学成果被《光明日报》等报刊报道。
蓝色底蕴,党建融合促文化广度
英语系党支部以校本特色和区域特色为抓手,树立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在“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党支部积极参与筹建学校世界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从科研、文学、文化视角客观审视中国的海洋文明与西方的海洋帝国,建立青年学子的海洋自信观和价值观;以科研成果指导教学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布中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研究成果,开设船海文化、海洋文学等课程,建立学生的船舶、海洋历史观。在“研—教—学”一体化中让师生感悟学校“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及“海洋强国”战略中的我之所能。党支部秉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指导学生参与地方景区和非遗作品等中英文文化讲解和新媒体宣传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工程,激发党员教师与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和大运河研究会构建学术共同体,以研促教、以教促行,在实践探究中提升师生科研能力,将区域文化宣传向纵深推进。
金色光辉,党建聚合促社会温度
党支部依托江苏国际法治动态研究中心建设镇江基地,语言服务外文版法律法规发行;与镇江市急救中心联动开展生命“语”赞系列活动,共建双语实践基地,并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持续提出急救站点优化策略;优秀学生党员志愿支教西部架设党支部空中送学桥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E”起读书活动向社会儿童助学送书。多样化党日活动彰显支部的党建温度和高校热情,让每一位党员在战斗堡垒中发光发热,被《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近年来,英语系党支部先后被授予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镇江市五星标杆党支部、镇江市五星先进党支部、镇江市党员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五星领航、船魂筑梦”党日活动获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未来,党支部将发挥样板党支部的辐射效能,让高质量党建聚能,在社会服务中发光、在人才培养中发热、在科学研究中发力、在文化传承中发声。
(韩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