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文理学院 - 《重庆文理学院报》

大胆尝试 追求卓越

作者:姜入菡    
2024-06-25    

编者按:姜入菡,我校师范学院 2020 级学生,中共党员,先后获“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川渝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成为 2023 年重庆地区唯一在三大师范生教学比赛中均获一等奖“大满贯”的大学生。让我们来看看她的励志故事。

 

初入学,周围所有事物都如乱花迷人眼,让我感到些许茫然和无措。我到底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大学四年该如何度过?

开学典礼上,院长叮嘱我们:“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专业导论课上,我了解到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她立志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终其一生为学生奉献所有的崇高品质令我动容。在小学见习时,孩子们伴随着钢琴声唱起“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清脆的童声、烂漫的笑颜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在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学习时,我领悟到才高识远,方能卓尔不凡……这些都滋润着我、浇灌着我,让我意识到:不仅要做一名好教师,更要做一名卓越的好教师,尽一己之力为教育事业点亮火炬。

扎实的学识是优秀的基础。教师应具备的本体知识(学科知识)、条件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我都可从丰富的课程中汲取。在中外教育简史课程中,我畅览古今中外各学派教育理念;在班队教学与管理课程中,我学习高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在科学技术课程上,我探索世界万物的奥妙规律,丰富自身理性认知;在各科教材教法课程中,我逐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艺术课程中,我不断提升审美能力……我逐渐锻炼成一名具备师范生基础技能的“六边形战士”,为后期发展夯实了基础。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学识,还得有实践经验支撑,站稳讲台尤为重要。刚开始,我一上台就紧张得手脚发抖,好在学校很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叶静老师的教师口语课让我受益匪浅。我逐渐摸索到正确的发声方式,了解到教师用语的技巧,甚至深入学习演讲和朗诵的要领。在日复一日的晨读练习、师能小先生帮助以及试讲指导老师的打磨下,我发现一次好的演讲需要充分准备:第一,仔细设计,提前想好发言稿、语调、手势和表情;第二,充分练习,对镜演练、回放视频反思,寻找最好的状态;第三,大胆展示,勇敢参与各类活动、比赛。我认为心怀勇气非常重要,就像我院胡媛艳副院长建议的那样,虽然害怕也要大胆尝试。因为在实践中才能直面缺点、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并积累经验。

大学期间,我参加了 100 余次校内活动,48次获奖。这些经历帮助我锻炼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稳健的台风。终于,量变引起质变,我发现自己能在台上自如地讲话,和曾经害怕的舞台成为了“好朋友”,甚至获得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一等奖。

金松丽博士看到了我身上的闪光点,鼓励我参加难度更高的师范生技能竞赛:选手不仅要现场备课、授课、说课、解读课程标准,还要考察即兴演讲、简笔画和钢琴弹唱等能力。了解赛制后,我一方面对自身能力不自信,另一方面又想超越自己。我陷入矛盾和纠结。“这个比赛就是自己和自己比。”金老师的话令我醍醐灌顶:参加师范生技能竞赛,不就是突破舒适区、追求卓越的自己吗?

我下定决心突破自己、认真备赛,终于在院级比赛和校级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我想,如果没有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平台、老师的鼓励,我根本没有机会再一次得到成长,也没有机会代表学院参加省级比赛和国家级比赛。

去年冬天,我一边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一边打磨重要的省级决赛,频繁往返于永川和南川之间。两个多月的备赛历程漫长且煎熬。

在第一次返校打磨时,当看到其他选手精心准备的内容,我一下子就泄气了。接踵而来的是无限的失落和懊悔,更“雪上加霜”的是自己生了严重的病……多方面的打击使我情绪更加低迷。在诊所里,我一边输液,一边修改教学设计时,这种无力感扑面而来。

好在金松丽、李冰林老师不仅给我提供专业的教学建议,更关注我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她们一直鼓励我:“没事的,慢慢来,先养好身体!”此外,她们非常重视模拟授课的呈现效果,再加上低年级同学的配合练习,我在课堂用语体系、教学管理机智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最后在决赛时完美发挥,获得小学数学组一等奖。在磨练的过程中,我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定位要“准”、亮点要“新”、制作要“精”、模拟要“真”、语言要“活”、状态要“稳”……

全国决赛的前一天,我抽到了第一组上场。这意味着我要凌晨 5 点起床,但我的心态经受住了考验,最后正常发挥并获得全国一等奖。我想,国家级比赛的成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也是自然蜕变的结果。

我所在的师范学院学生第一支部是我校首批党建“双创”样板支部。党组织一路引领我成长,支部书记、辅导员刘霞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要做一名新时代的好教师,发挥好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

大学四年,学校的全力培养、老师的精心指导、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支持、自身的勇敢突破和勤于积累共同铸就了这份荣光,我心怀感激!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教育的魅力。躬耕教坛,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