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周口师范学院 - 《周口师院报》

黑夜子时中

2024-05-31     浏览(39)     (0)

《子夜》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实业家的矛盾困境,作者揭示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历史必然性,表达了对实业发展和中国发展的深思。小说描绘了实业家们的命运,反映了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网络和内忧外患的境况。

《子夜》,和着灰黑色阴云的暗色基调,有惊喜、有揪心、有主人公前后思想的强烈巨变。那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情节也悄然牵动着读者的思绪。

全书通过对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网络地映射,反映出中国实业发展内忧外患的境况,不仅有外国资本地侵略,还有政府各项苛捐杂税的负担成本。

除此之外,企业家们的人物性格也非常饱满,极具矛盾性。一方面代表正义的力量,渴望实业救国;另一方面又有反动的因子,不顾及工人的利益,从工人身上苛刻盘剥。吴荪甫就是一位典型的企业家矛盾体,他专制强势、雄心勃勃、精明能干,是上海当之无愧的实业大亨;他睿智果断、决策精准,却被残酷的现实激的情绪恍惚,思想愈发犹疑而郁郁痛苦。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拼尽全力守护的珍宝在打击中失了势,大厦倾覆。空有凌云抱负,无奈最终以破产收场。理想破碎,所有的努力付诸流水,不可谓不是当头一棒。一代实业枭雄孤注一掷,却最终没落。

世事浮沉,变处横生,防不胜防的是亲近之人的背刺与中伤。杜竹斋的倒戈也从侧面反映出实业的发展内忧外患、举步维艰,只有寥寥几人关注着国家的真正繁荣,而更多的人则跻身于金钱利欲之中,在虚假的“和平繁荣”里醉生梦死。实业界和金融界彼此内斗,资本家与工人们互相拮抗,没有人同心协力去擘画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益中信托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像一块巨石压着工人们,也压着企业家,使人喘不过气来,让人们不禁思索实业发展乃至中国发展的绊脚石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突破经济危机地干扰,怎样解决资本家与工人的利益问题。

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是无法抗拒的历史必然。30年代中国实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怎样度过这漫长的子夜,使落后的东方雄狮再次站起,这样一部杰出的小说包罗万象、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