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作者:崔颖    
2024-06-19     浏览(78)     (0)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力抓手,作用不可替代,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在新技术迭代发展、各领域交叉融合的当下,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意义深远,使命光荣。

  一、办好思政课:奠定教育基石

  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统一行动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二、上好思政课:铸就成长阶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和要义,着力推进思政课程的教学主导效应,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要创新教学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创设体验场域,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涵养家国情怀,创新理论思维,强化责任担当,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堂”。

  三、学好思政课:争做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课堂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使他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思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而是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洗礼;不仅是思维的启迪,更是行动的引领。作为一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我将切实践行落实总书记要求我们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目标,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