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报》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塑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教授吴婷婷    
2024-05-31     浏览(74)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重视实践性,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进会提出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将思政理论课和短学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竞赛和基层项目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需要打通课堂和社会之间的壁垒,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5月11日的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再次提出,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大思政课”要义就在于实现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大思政课”理念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将思政理论课和短学期社会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短学期的国情调研、社会服务、科研实践等活动将所学思政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效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性和影响力。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大思政课”理念延伸到学科竞赛中。在竞赛的项目申报、活动设计、成果评价等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提升学科竞赛的境界高度,实现“价值引领”与“科研能力提升”有机统一;同时将学科竞赛的“融合案例”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有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大思政课”理念延伸到基层项目中。在基层就业项目中收集整理“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研支团”中的典型案例,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的成长案例,构建以“红”为特色、“优”为特质、“活”为特性的校本案例资源库,并将案例故事引入思政课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共鸣,有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需要积极打通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壁垒,让思政课的理论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社会生活中。让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粘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