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从而带领学生加强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精神养料是工作重点之一。下面,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以教师引领护航为“第一要务”,在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这需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00后作为Z世代主力军,他们跟随互联网成长,有着时代赋予的“专属特征”,但价值观未定型、思想观念尚不成熟,价值观极易受到影响。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引领者,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明晰地带领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传递到学生中间,把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通过学生接触最多的网络给予同学正向引导,用名人事例、身边案例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提升创新路径为“第一课题”,在激发参与原生动力上下功夫
随着时代进步,“台上讲、台下听”传统模式不单单满足教育需要,新时代关于学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因地制宜,转化工作方式,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将政策文件、创新理论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对于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思想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创意和灵感的源泉。在设计过程中,将在思想文化中汲取的营养与现代化理念相结合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又能加强学生对我们国家思想文化的认同,让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出去,借助科技手段打造开放互动的平台,创作并呈现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鲜活丰满的设计作品,感染一批又一批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原生动力。
三、以党建带团建为“第一标尺”,在实践融合专业工作上下功夫
实现思想文化深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其一,增强党组织的指导作用,激发团组织的内部活力。加强党员和团员培养联系,通过组织具有主题指向性、人员针对性党课,开展形式多样性、意义深远性的学习活动,规范团组织建设,加强两者在组织、思想、业务上的深度融合。第二,专业发展离不开党团建设,党团建设需要专业融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为人民而设计”的使命任务,将思想文化不仅根植于课堂教学中、文化创作中,根植在社会实践中,切实做到党建、团建、业务三者融合发展,学院齐抓共管合力,构建“党建+”服务体系,立足乡村振兴、红色教育等主题,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认同感。第三,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展览,进行入学教育,开展业余团课培训,加强学生组织建设规范性,发挥优秀团员优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等一系列措施,将学生活动切实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激发学生内部活力。最后,转化工作思路,增强学生双创意识的同时,加强对老师的知识培训,激发师生参与热情。从“为什么做、怎么做、达成什么效果”为出发点,结合社会实践、社区实践、我为同学办实事等活动,依托挑战杯主赛道、红色专项赛道、志愿服务红色宣讲团、互联网+等赛事,切实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去年学院团总支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通道二等奖1项,山东省第十八届“挑战杯”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理解领会理论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增强创新能力,自觉学习理论知识,适应当前社会形势。
下一步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勇担时代使命,引领学生加强文化自信,彰显青春力量,书写青春荣光,让个人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