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优先,把人才工作列为“一号工程”,新增院士1-2人,新增领军人才10人(牵头部门:人才工作处)
推进“华礼人才”计划升级,设立“华礼博士后”专项,入选国家海外博士后和省卓越博士后计划10人次以上(牵头部门:人才工作处、人事处)
健全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成第四轮岗位聘期考核,组织开展第五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牵头部门:人才工作处、人事处)
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十大行动,获选“最美高校辅导员”或“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评省级以上“最美大学生”(牵头部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牵头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
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高质量就业,本科生深造率达50%(牵头部门:招生就业处)
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牵头部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实施4项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获批2-3个博士点,新增1-2个学科进入ESI前1‰(牵头部门: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
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 “六高一化”项目建设(牵头部门: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
建设未来信息学科交叉中心,力争获批江苏高校学科交叉中心(牵头部门: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
实施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工程,推进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牵头部门:科学技术处)
实施重大项目能力提升工程,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2项(牵头10项)(牵头部门: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实施重大标志性成果专项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牵头部门:科学技术处)
实施高端智库精品建设工程,获批江苏省重点智库(牵头部门:社会科学处)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知识产权平台体系,力争新增国家专利奖1项(牵头部门:产学研合作处)
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师资合作科研机制、校际合作共享机制,新增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牵头部门:国际合作交流处
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孵化国际联合实验室(牵头部门:科学技术处、国际合作交流处)
实施红色校史文化传承工程,打造红色校史思政“金课”和红色育人实践基地,建好战邮精神协同研究中心(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做强校园文化品牌,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成立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发挥专家咨询领航效能(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
完善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
推进“数字南邮”建设,建设“南邮智网”“南邮云海”(牵头部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推进无锡校区和浦口集成电路研究院建设(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无锡校区建设办公室、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师生办实事,实施民生保障和校园品质提升工程(牵头部门:后勤管理处、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