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传承航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航天学院党委书记 孙占久
本文介绍了南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情况,10位院级党组织负责同志交流了各自的举措和思考。其中,航天学院党委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取得成效,注重思想引领、正面宣传、文化建设,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该学院将加强创新、提升文化支撑作用,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活力与动能。
编者按:4月19日,我校召开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位院级党组织负责同志围绕本单位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具有成效性的工作举措、2024年工作思考等进行了交流发言。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南航报特开设“工作交流”专栏,陆续刊发院级党组织负责同志的发言。本期刊发航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学院、机关党委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举措与思考,与大家分享。
航天学院党委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学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气象新作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思想引领有力度学院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五学模式”,强化“政治三力”引领。一是明确任务学,制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做到学有方向、有任务、有标准。二是抓准内容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制定有航天特色、对学院高质量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学习主题。三是抓住关键学,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实现领导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学习。四是形式多样学,通过学院与兄弟院校、研究院所、地方政府等联学共建,丰富学习内容。五是解决问题学,把学习与学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
二、正面宣传有高度学院以航天精神为内核,夯实思政教育主阵地,围绕重要航天发射任务、中国航天日等主题,组织策划宣传活动,多次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教育报》刊发文章报道学院发扬航天精神,大力开展育才铸器的典型经验做法。树立网络风尚,引领网络文化,“一分钟”思政工作室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绘形式,创作的系列微视频成为网络思政教育新载体新形式,网络点击量达千万,荣获20余项教育部、江苏省宣传部等单位授予的奖项与荣誉。
三、文化建设有深度学院构建“点、线、面、体”四位一体楼宇文化建设体系,建设航天特色文化景观,建成航天文化长廊、航天精神墙、航天史浮雕墙、航天主题实验室、“航天驿站”教工之家。打造航天教育教学基地品牌,2023年,提供保障285场次,接待人数6447人,并获批为江苏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校航天特色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
2024年,学院党委将坚持思想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守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航天品牌特色,对“一分钟”思政工作室创作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学院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各类新媒体平台作用,不断扩大影响力。坚持文化赋能,强化航天教育教学基地的文化支撑作用,提升基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持续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注入活力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