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分享前沿科技成果
“钱七虎院士大讲堂”在我校开讲

2024-06-01     浏览(151)     (0)

近日,由江苏省科协指导、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钱七虎院士大讲堂”(第三讲)在博雅堂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国家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地质工程学科(探矿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分别作主题报告。学校博雅堂高朋满座,近千名师生代表现场参加了报告会,万余名师生通过网络直播聆听了报告。

钱七虎院士:“建设科技强国迫切需要科学家精神”

“我有责任继续践行科学家精神, 让余生继续发光发热。 ”钱七虎院士以“建设科技强国迫切需要科学家精神”为题,结合中外科学家不惧艰辛、献身科学的丰富事例和切身体会,畅谈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及科技工作者如何培育科学家精神等话题。

“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报告中,钱七虎院士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朱光亚、邓稼先、郭永怀等人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生动事例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精髓要义与丰富内涵。 在他看来,科学家精神是历代科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正是这种精神品质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钱七虎院士认为,“无私报国的爱国主义、服务人类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科学家精神内涵的首要内涵:“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中外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的国家在站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无数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与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自立自强。 ”报告会现场,钱七虎院士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个人的发展与党和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要努力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要与背离科学家精神、违反科研道德规范、突破科研诚信底线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钱七虎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 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他在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能源地下储备、川藏铁路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咨询建议,为我国国防建设和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

报告会最后,钱七虎院士满怀深情地说:“我虽已年近八十七周岁,但作为具有六十七年党龄的科学家,只要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有需要,我就应召而去! ”

“我校的地质工程专业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钱院士对我校学科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对我院年轻教师给予了大力的关心和提携,钱院士本身就是科学家精神最鲜明的写照,他忠党爱国、科技报国的赤子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们。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周峰谈道,契合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交通学院特别注重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加强对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绿色交通设施建设等相关工程研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书写“交通人”科研报国的新实践。

“钱院士是真正的大先生、大学者,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技创新事迹,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榜样与楷模。”校长蒋军成在主持报告会时呼吁,“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以钱七虎院士为代表的崇高的科学家精神,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南工大应有的贡献。”

孙友宏院士:“精准钻探再获突破,地质工作大有可为”

“地质导向钻探+连续取心+随钻超前预报”创新技术组合是孙友宏院士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深长隧道地质勘察精准定向钻进取心与超前预报关键技术” 的报告中,孙友宏院士以精准导向取心钻探、随钻测量与数据传输、多视域随钻超前地质预报等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现状开篇,详细解读了该项技术,特别指出了该项技术攻关的关键点,并构建了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隧道地质定向勘察技术体系,为师生在地质研究工作中开展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

“地下资源探测、隧道开发等工程需要对地下深处的地质地貌条件进行勘察, 以确保工程稳定可靠, 深长隧道地质勘察一般采用地球物理探测(简称物探),也就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质条件,或者采用深部钻探的机械工程技术,用器械向地下钻孔,取出土壤或岩心供分析研究。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党支部书记胡彦博老师谈道,“孙友宏院士团队通过钻头技术集成,可以实现一边物探,一边钻探,提高了地质勘察的效率和精准度, 同时, 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地下任意角度的钻探,省去了传统勘探中多点、重复钻探的环节,高效准确。 ”胡彦博致力于深部矿井水害的防治研究,在宁夏、淮北、鄂尔多斯、淮南等地的多个项目中,采用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查明矿井隐蔽致灾因素及水文地质条件,为深度矿井安全提供了保障。 “孙院士的报告强调了精准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这与我们在资源勘探中的精准定位需求不谋而合。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技术, 改进我们的资源勘探方法,提高勘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胡彦博说道。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符伟教授曾经参与过孙友宏院士主持的“大陆科学钻探计划”,该项目利用超声钻机,可以测量七千多米深度的地下地质结构和条件,为大庆油田的科学钻探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次聆听孙院士的报告,符伟又有了新的收获:“孙院士的技术可以实现随钻测量,一边钻探,一边测量,并实时把数据传输到地面,免去了多次钻探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和精度,我们做地质资源实时监测时使用较多的是地面探测方法, 该方法有一定的误差,这项技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报告会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还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召开专题讨论会,深入研讨孙院士的学术思想和报告对我校地质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 “本次报告会为我校地质工程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收获颇丰。 孙友宏院士提出的精准定向钻进与超前预报技术,为我们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带来了重要启示。 ”地质工程系主任孙义杰副教授表示。

学生们也纷纷表示,倾听孙院士的报告,大家真实感受到了大师的学术水平,被院士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所吸引,在国家面临高质量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大背景下,更加坚定了地质工程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信心和决心。

一直以来,学校地质工程学科聚焦我国城市地质工程与地质工程材料低碳开发利用难题,在城市和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培养了1.2 万余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介绍,“钱七虎院士大讲堂”旨在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一个开放、高端、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共享岩士工程智能化、智慧建设及相关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共同探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强国” 等重大战略背景下岩土力学与工程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趋势。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