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报》

推动公共数学类课程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发展

作者:□ 虞 帆    
2024-05-15     浏览(465)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大力发展数字教育,以数字教育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调“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度把握“两个大局”基础上,将数字教育视为应对危机、开启人类美好未来的重要举措。作为承担数学与统计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工作者,应该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才能以教育强国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先导,是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数字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因而,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是必修课,是赢得未来的战略举措,迫在眉睫。今天我们身处智能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育资源面临着极大的改变,知识结构的丰富、教育空间的拓展、学习方式的变革,都使今天的教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数字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要具备快速、高效的教育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数据展现等多样的综合能力,从而建立起高效灵活的治理体制,在教育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同时,如何进行决策制定、政策优化、结果分析等方面实现更精准、更智能的过程管理,特别是基础学科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更需要实现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的系统性跃迁。

大学公共数学类课程是财经院校重要的通识课程,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公共数学类课程作为各学科的研究基础,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2023 年 8 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大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水平测试(CMT))推进专题研讨会,参会专家和老师们论证了水平测试(CMT)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创新性,一致认为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平测试(CMT)项目,采用大学数学线上自主学习与考试平台进行水平测试(CMT)试点。截至 2024 年 1 月,全国 50 多所高校参与试点。通过梳理总结水平测试(CMT)试点的效果,专委会一致认为在全国正式开展水平测试(CMT)工作已具备条件。

目前全国大学生数学类学科竞赛有两个重要赛事,一是始创于 2009 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CMC),二是始创于 1992 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两项赛事对有数学专长的学生有较大帮助,这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对多数不以数学为专长,并且工作中只需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大学生来说参加比赛较为困难。大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测试(CMT)不同于这两项竞赛,其目的是把好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关,以期达到全面普及、整体提升大学生数学能力的效果。这是一项面向所有学习大学公共数学类课程,突出考察基本能力(概念、计算、应用、技巧等)的水平测试。通过这一测试,鼓励和调动更多大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积极性,体验数学能力提高带来的综合素质提升,对推动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我校应从公共数学类课程创新性的角度出发,聚焦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基本应用、基本技巧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在学考平台中进行,使得同类别学生可统一学习内容、统一知识点,内容测评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样学生通过贯穿整个阶段的线下学习、线上练习、效果测评,开展每日一练、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夯实课程目标中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平台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如访问频率、学习时间、学习材料的使用情况等,从而得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结果,同时可以采用“千人千卷”的命题方式参加线上测试,测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学生当场考当场出成绩。

在学习效果评估方面,首先,水平测试(CMT)平台可收集大量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其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习效果的个体化评估。通过建立学习模型和算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化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这样的个体化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缺陷,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以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我校公共数学类课程的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教育既服务于学科也服务于学生,为培养更多优质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系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