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报》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筑牢人才强校根基

作者:□ 何 伟    
2024-05-15     浏览(455)     (0)

202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国两会传递了中国教育发展的鲜明信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整体部署,深化教育、科技和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并就如何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做出明确部署。

今年全省两会,省长李炳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引入一批科研机构、创新平台、顶尖人才及团队。办好第十二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切实推进“优才卡”等政策落实落地,紧密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加快提升教育质量,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要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国及全省两会精神以及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融会贯通起来学,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才强校”的思路举措,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坚持第一标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贯彻执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大政治审查力度,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统筹指导作用,扎实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强化校、院、系三级联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表彰优秀教师 , 讲好师德故事,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和自律意识,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坚持引育并举,提升人才素质能力。深入实施全省优化整合“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积极运用“以才引才”“揭榜制”“柔性引才”等引才方式,集聚高水平人才及团队。优化人才引进结构布局,依托现有学科、科研等平台,下大力气引进领军、拔尖及优秀青年人才。与时俱进修订教师外出学习及培训管理办法,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内容与模式,做大做优教师培训,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探索校院衔接机制,共同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为人才梯队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健全评价服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省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积极深化人才管理模式改革,建好人才资源库,提升数据治理、人才服务和协同管理能力,提高人才工作运行效率,提升整体效能。完善分类与多元考核评价,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激励奖惩相结合,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加强人才工作生活软环境建设,及时了解人才工作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等后顾之忧,全方位做好人才日常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人才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系人事处 < 教师工作处 > 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