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 月 7 日,由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主办,会计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组承办,会计学院研究生联合会、会计学院团委学生会协办的以“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学校东区文正楼 107 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战勇,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肖小虹,校党政办、计划财务处、教务处、会计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教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会计学专业全体学生,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执行总经理邹冰心,我校会计学院原院长、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张志康,北京国富会计事务所合伙人、贵州分所所长徐翔等参加论坛。论坛由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组教师钱润红和徐筱彧主持。
战勇为论坛致辞。他指出,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课程教学团队依托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邀请业界翘楚、专家学者携手开展圆桌论坛,共话会计行业变革、共商会计人才培养、共谋会计事业未来,并以此作为课程的最后一堂课,是一项有意义、有想法、有亮点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高峰对话环节,钱润红教授提出本次论坛的话题“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会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对话嘉宾邹冰心表示,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而创新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持续积攒自身的职业底牌,以不变的学习心态去应对时代的创新变革,才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对话嘉宾张志康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计学子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这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话嘉宾徐翔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思维创新,他鼓励在场学生要勇于打破传统的会计思维定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后,同学们与嘉宾进行了现场互动,并在嘉宾的见证下,签署了自己的会计宣言,嘉宾为同学们送上了寄语,激励他们坚持学习,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本次论坛为业界专家和高校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教融合的新尝试。
(会计学院 向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