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 月 13 日,学校在贵安新区党武街道掌克村召开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例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肖小虹,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周晶,校长助理汪建新,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相关负责人,贵安新区党武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滨,党武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唐磊,党武街道掌克村党支部书记张兴国参加。
赵普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掌克村的古茶树种植情况和生产线运作情况,参观了学校与掌克村合作建设的“茶旅康养”田间小课堂,了解了田间小课堂开展的背景和意义。在田地间、在古茶树旁,同学们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掌克村基本村情,古茶树的发展历程,村民们通过采茶青、卖茶青提升收入的具体做法以及掌克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困难和创新路径。同时,同学们在田间小课堂学到了知识,不仅了解了“乡土中国”中贵州山地典型村落的发展情况,还理解了“大地论文”的真正含义,培养了走进贵州大地干事创业的情怀。
实地调研结束后,在露天院坝召开了产教融合现场会。
会上,赵普对学校现代康旅产业学院与掌克村合作共建的“一院一村社”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学校要聚焦人才培养,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他要求,全校各部门、各学院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落实“社会性、专业性、协同性”的要求,扎实推进“一院一村社”建设工作,为贵州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贵财力量。
杨滨介绍了党武街道 18 个村(社区)与学校 18 个学院开展“一院一村社”的建设工作与相关产教融合推进落实情况。
会上,明确了以学校现代康旅产业学院牵头,各机关职能部门、各学院、掌克村村支两委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讨论了《掌克村茶旅康养产业发展规划》《贵州财经大学现代康旅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掌克古茶展示点实施方案》《掌克古茶宣传片制作方案》《掌克村“古茶”农耕文化研学项目设计方案》等帮扶措施的推进落实情况,以及推动掌克村向贵安新区等相关部门申请“共享农场”等恢复生产有关发展项目的痛点、难点、堵点等现实问题的解决。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贵安新区党武街道达成合作协议,建立起“一院一村社”的产教融合合作机制。学校的 18个学院与党武街道的 18 个村(社区)一一对应,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现代康旅产业学院针对掌克村的农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智力资源优势,为古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有效融合,切实解决地方产业需求的重点、难点,扎实推进“一院一村社”建设工作,为贵州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贵财力量。
(教务处 李书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