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报》

考研拟录取,如何开启未来新篇章?

2024-04-15     浏览(37)     (0)


你说:纽扣你好!刚刚收到考研的拟录取通知,才意识到这漫长的一路终于到达了终点。除了欣喜,更多的还是忧思如何走出这囿于象牙塔的生活,每天只需要在熟悉的图书馆座位,按部就班学习、完成计划,做着“有用”的努力,“有效”地前进。毕业论文我在寒假已经基本写得差不多了,剩余部分大概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想问问纽扣,接下来的一段空白期是去找一份实习呢,还是继续延续考研生活去图书馆备考CPA呢?还有该如何克服考研带来的“戒断反应”?

纽扣说:为你高兴!也非常钦佩你的进取心。

可以想象,当你收到考研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刻,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了!漫长的备考岁月,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努力,终于换来了这一纸通知书。然而,如你所说,欣喜之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个挑战接着另外一个挑战。考研,不过是这场人生旅程中的一站,即便你顺利跨过了考研的门槛,步入了研究生的殿堂,也并非意味着一切难题都烟消云散。相反,新的人生阶段总会带来新的困扰与挑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考研拟录取后,你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个话题。

一、认清自我,明确初衷

2004年,我懵懵懂懂走进南京师范大学,踏上了我的研究生之旅。在首次与导师会面时,他严肃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你考研究生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简单地提升学历,还是真心想要深入研究?”那时,我未经深思便草率地吐露了心声,承认自己似乎更倾向于前者———刷个学历。然而,这番话让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导师可能因此认为我缺乏进取心,再加上我本身不够主动,许多宝贵的学术指导和训练机会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当年与我在一个教室讨论女生的同学,如今很大一部分都有了很深的学术造诣,有的担任博导多年,有的在业界小有名气。

如果再给我一次思考和回答的机会,我应当更加审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当时的思想尚未成熟,也应虚心聆听导师的意见,而不必急于将那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规划未来道路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长远目标。研究生阶段,无疑是深化专业知识、锤炼研究能力的黄金时期。

每个人的志向和追求都不尽相同。所以,今天,我也想请你认真思考同样的问题:你考研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一纸更高的学历?还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机会?亦或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追求?

二、坚定方向,积累资本

如果你打算在研究生毕业后尽快投入职场,那么实习经验对你来说就非常重要。利用这段空白期,找一份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一来可以加强了对专业的认知度,积累实践经验,为研究生毕业步入职场奠定基础;二来可以在职场中结识志同道合的盟友,一起制定、分享高效的CPA备考计划,同时实操也能帮助理解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三来可以在实习中也能挖掘到专业的研究方向,为研究生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建议大家优先考虑知名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着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广阔的晋升空间,能让你在实习期间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你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立志于在会计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这段时间就是你积累学术资本的最佳时机。你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大量阅读国内外经典文献和专业书籍,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在线学术平台、期刊数据库等,你可以轻松地获取到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成果。这些资源将帮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深。

除此之外,做足以下几点准备也尤为重要。与(意向)导师建立联系。考研拟录取以后,不出意外各个学校都会进行导师分配。要么是你联系导师,要么就是导师联系你。对于本校考生而言,甚至有些导师可能会直接要求你提前进课题组。个人认为,这都是很难得的机会。当然,有些学校可能是开学以后再分配导师。但是,建议大家都给(意向)导师发一封邮件。在邮件中,对自己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简单介绍,包括本科阶段学过哪些专业课;掌握了哪些专业技能;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是什么;将来有没有读博的打算等。

精心做好读研规划。一般而言,国内研究生就读时间短则2.5年,长则3年。3年,看起来很长,其实转瞬即逝,等你真正开始读研以后,你就会发现时间非常紧张。研一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研二开始做课题,发文章;研三就要准备毕业,找工作。建议要提前规划一下自己的读研生活。比如,研一期间要学哪些东西?什么时候发一篇文章出来?读研以后要不要考博?如果毕业后要就业的话,要不要实习?就业的话,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要不要考公务员(选调生)?哪怕是能够多往前看一步,都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积极备考CPA。CPA(注册会计师)是会计领域最具含金量的证书之一。对于想要从事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的同学来说,备考CPA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备考CPA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决定在这段时间内备考CPA,建议你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辅导课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争取尽早考出。

三、拓展技能,迈向未来

考研录取,是新的起点,也是自我提升的黄金时期。培养一技之长,不仅关乎个人在职场或学术领域的竞争力,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因此,不妨趁此机会,深耕细作,将某一技能培养至炉火纯青,让它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得力助手。

学习文献管理软件。很多研究生新生,第一次写论文连Endnote都不知道,写出来的论文,文献引用需要重新排序,只能自己手动替换,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不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写文章,大约就相当于砍柴不用斧头。文献管理软件比较著名的是Endnote和Noteexpress,Endnote管理英文文献比较方便,Noteexpress管理中文文献比较有优势,总体来说Endnote兼容性更高,使用更广。学这个软件不算难,花一周左右跟着图文教程或者视频课,操作两三遍就上手了。

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有自己的突出优势,就有了别人愿意和你合作的价值。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的一个能力培养到极致。相信很多人本科时,Excel和PPT的功能都没有玩明白,而B站有大佬可以用PPT画一切,有的人操作Excel就像变魔术。视频拍摄和制作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甚至更普通的技能也值得深深挖掘。我认识一位书法老师,大学学的是法律。但她对写字和书法尤为热爱,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少儿书法私教,一堂课的授课价格约400元左右。时间自由,收入不菲,令人羡慕!

学习英语。精通英语,仿佛世界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全世界的文献论文中,英语文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大量的科学研究、学术论文、专著和报告都使用英语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互联网的世界,英文内容同样占据主导地位。精通英语的人能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精通英语,意味着我们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参与国际交流、获取前沿知识。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于应对考研结束后的“戒断反应”,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建议:首先,学习上要保持连贯性。考研虽已落幕,但学习的步伐不可停歇。其次,生活中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考研拟录取后的这段空窗期尤为关键,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缓冲时段。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段时间,明确自己的长远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为未来的人生旅程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