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藏民族大学 - 《西藏民族大学校报》

提升政治素质 涵养家国情怀

作者:葛晓莉    
2024-03-31     浏览(41)     (0)

思政课教师需提升政治素养和涵养家国情怀,以履行责任和践行使命。在教学中,教师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并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展示西藏发展历程和新时代篇章。教育工作者期待着探索教学之路的无限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在提升政治素养和涵养家国情怀中履行责任和践行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过硬的政治素养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职业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思政课教师讲好课的根本前提。我们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的内容有高度的认同感,做真正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得有深度,讲得透彻。只有我们真学、真懂、真信,才能给学生讲出真实,让理论之花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强烈的家国情怀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职业情感。作为思政课教师来讲,要有对国家的情怀,对民族的情怀,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在引导学生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教师,成为能够真正扎根西藏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思政课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国家、民族,只有关心党和人民,关心时代,关注社会,从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才能够引导我们的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增强对西藏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成为真正扎根西藏教育的好老师。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多年来我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教育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活动。在各种比赛中,让同学们用他们的视角和话语展示西藏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的西藏发展历程和新时代西藏的篇章。

教学之路道阻且长,充满了无限可能,也期待着教育工作者努力去开发和探索。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也将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