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安财经大学 - 《西安财经大学报》

怀梦于心   励志于行 ——专访我校考研上岸“双一流”学校学生(一)

2024-04-28     浏览(115)     (1)


者按: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西财大这片属于奋斗者的土壤中,他们扬起梦想的帆,以热爱砥砺前行。研考之路征途漫漫,他们坚定有力、永不气馁。今天,让我们走近2024年考研成功上岸“双一流”学校的学子们,听听他们筑造梦想,驶向诗和远方的青春故事。


吉依婷:深耕专业 追光而行 她上岸“梦中情校”

经济学院税收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拟录取:吉林大学 税务

吉依婷在大学四年里扎根专业孜孜以学,积累了丰富的税务专业理论知识,多次参加全国税务技能大赛并获奖,也曾在税务局实习,这些经历让她对税收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习更多税收专业知识,洞察税收的作用机制,是她选择考研的根本原因。在查阅各个院校考试科目、历年复试分数线、招生人数等信息,咨询了许多老师后,她选择吉林大学作为目标院校。“备考的路途是孤独的,必须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不会有老师督促学习,也不会有人安排模拟考试,所有信息都要靠自己获取,所有学习都要靠自己摸索。期间难免会走弯路,但关键是要及时调整,重回正轨。”吉依婷说。

从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360号,到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 2699 号,从繁花似锦的春到骄阳似火的夏,从金风送爽的秋到玉树琼枝的冬,这条路,吉依婷走了整整一年。最终,她以400分的初试成绩成功进入复试。直到复试顺利结束,成绩从初试的第四前进至总成绩第三,被吉林大学税务专业拟录取,她做到了。

 

吴黔雯:化焦虑为动力 她是坚持到最后的赢家

管理学院工程造价专业2020级本科生

拟录取:云南大学 土木工程

吴黔雯在考研期间每天都对自己有规划,每天要按时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她认为,在备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冲刺阶段,心态容易崩溃,这时候可以和朋友和同学相互打气、相互鼓励,充满力量地重新投入到复习中去。谈到考研期间如何调整状态,她说:“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各有不同,小红书上、知乎上的经验贴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可以根据学习任务来调节计划。考研期间我很少刷手机,学不进去了就会选择出去走走,放空一下,也有利于调整状态。”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坚持到最后就是赢家。等到最后进入考场就会发现,从第一场到最后一场考试,许多座位一直是空着的,很多人到了最后关头选择放弃。所以,坚持到最后奇迹就有可能发生。”吴黔雯笑着说。在拟录取结果公布前,她不敢提自己多么努力刻苦,只有考上的那一刻,才敢说辛苦。当查到拟录取结果的那一刻,曾经的学习压力、等待初试成绩的焦虑以及复试结果的不确定性,都化为了收获和喜悦。

 


张宇航:做少数人 不做多数人 她转专业跨考奔赴前程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拟录取:南京大学 法律硕士(非法学)

初入大学时,张宇航就读于行政管理专业,中途通过转专业考试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在考研关键时刻,她再次做出选择,决定转向法律专业。张宇航坦言:“我内心深处热爱法律,但一直未能如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张宇航认定考研初期要清晰设定学习目标,找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考研的同学们常常陷入两个极端,要么过于拼命地学习,要么学得过于敷衍。要合理规划考研复习时间,确保每天至少十个小时的专注学习,同时要通过听课学习加强真题演练,才能不断提升。”

考研并不是靠说说而已,需要持之以恒。备考过程中张宇航观察到,暑假结束后自习室的人数开始减少,到11月、12月,又有一部分人离开了,到了考试当天,考场上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张宇航说:“当大多数人选择放弃时,我们要坚持到最后;当大多数人偏科时,我们要力求全面发展;当大多数人回避主观题时,我们要勇敢拿起笔,多加练习。”心中的信念不曾动摇,那些在漫漫长夜中默默无闻的努力与探索,终会像自由之花一般绚丽绽放。



陈柏林:“硬核”跨考 他巩固基础 发挥竞赛优势

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

拟录取:中山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跨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过程中,陈柏林遇到了诸多困难,“专业课复习压力非常大,课程内容繁多且晦涩难懂,刚开始接触教材时,我几乎一窍不通。”他回忆道,“但是学习没有捷径可言,就是要咬牙坚持下去。有些章节的内容看不懂,就多看几遍,多下点功夫。”陈柏林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前期梳理框架,中后期反复理解,记忆专业课知识点。

在谈及备考策略时,陈柏林表示,对于工科专业考研来说数学和专业课占比太大,也比较容易拉开距离。他结合自身优势,主攻数学与专业课,对四本专业参考书烂熟于心,前期观看网课夯实基础,中期不断刷题找到薄弱项,后期利用真题和模拟卷检验学习成果,这让他站在考场的时候,心里有数,手里有招。

本科期间,陈柏林刻苦努力,积极参与各项科研竞赛。他曾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在科研方面,由于对计算机视觉十分感兴趣,他通过课余时间自学相关内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中科院2区)发表相关文章。这些经历培养了他的自信心,让他在复试中更有竞争优势。

 


余家暄:注重时间规划 管控情绪 她打赢了考研“持久战”

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本科生

拟录取:吉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余家暄认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通过考研挖掘了自身无限潜力,做到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制定计划、管控情绪。“备考切忌自我感动式努力,克服懈怠情绪,踏踏实实把知识学进去。”余家暄说。

余家暄对学习规划态度严谨,她精心制定每日作息安排。在备考过程中,她将整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以确保学习的高效性。备考前期,她坚持每天学习,稳定积累知识;备考中期,她加大学习强度,增加每天的学习时长;最后冲刺阶段,她更是全力以赴。她深信,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将带来最佳的学习效果。

备考中,余家暄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压力和情绪的管控。她说:“事情压不垮人,压垮人的只有情绪。”她建议备考不要焦虑,要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一次考试不是人生成败的赌注,但年轻的时候,应当体会一次全力以赴。

(任雪 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