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一月初各学科开始进行期末考试,在所有同学忙碌备考的过程中,学姐学长们会向第一次经历大学期末考试的同学们传授一些经验,各专业课老师们也会密切关注同学们的表现,及时提供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一步步稳扎稳打,一遍遍温故知新,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是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希望大家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圆满结束一学期的辛劳学习!
不惧挑战 勇往直前
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如约而至,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是彼方尚有荣光在,青年自当磨砺自我,奋斗不息。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新生姚茹涵同学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期末考试的区别是:高中的期末考试成绩是由最后的一张试卷来决定的,大学的期末考试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最后的试卷成绩一起组成的。高中期末考试答题一般是通过线下作答的方式,而大学有部分学科需要线上答题。大学的期末考试往往还会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大学这种新的期末考试方式,姚茹涵同学的应对方式是:把各科的知识点合成不同文档,参照文档来复习所学内容,多看书,自主分析、总结书上的知识点。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面对大学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姚茹涵同学说:“考试前的压力肯定会有的,但是如果感觉自己过于紧绷,我会在空闲时间和朋友一起出去看看,放松心情。”在期末考试的复习期间,姚茹涵同学表示:“我们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自己合理的复习规划。”姚茹涵同学希望自己在期末考试中可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给自己的大一上学期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期末考试将要来临,预祝每一个即将期末考试的学子们都能取得好成绩,不惧风浪,扬帆远航。
摆正心态 科学备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们将迎来每学期一次的“期末周”。面对此次期末考试,安徽师大美术学院的大一新生王雨同学表示:这是我大学期间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与其说期待不如说有些紧张,害怕挂科。”
王雨同学认为:大学期末考试不同于高中期末考试,高中期末考试前老师会带着我们一起复习,大学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更多的是自主学习,主要考查自制力,这也对我们大一新生们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样考查能力的转变,新生产生心理压力是正常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压力,王雨同学表示:“我排遣压力的方式是运动,白天空闲的时候我会和朋友相约打羽毛球,傍晚我也会和室友一起散步。”
面对大学期末考试的复习,王雨同学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早八的时候早起读单词,周末腾出时间去图书馆自习,和同学们积极讨论问题。王雨同学也会认真听取老师的建议,回归课本,从书本开始抓,自主学习一些知识和概论。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期末考试成绩是学子们学习效果的见证,愿每一个默默付出的学子们在期末考试中都能执笔成弓,有的放矢。
时间进入十二月,期末考试也逐渐临近。冬日的暖阳洒在同学们的身上,照耀着每个人奋斗的身影。“期末备考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坚持。”来自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封颖同学如是说。
天道酬勤 力耕不欺
谈及对于期末的感受,封颖同学说:“期末备考通常都要很早就开始准备,压力很大。因为题目类型变化很灵活,所以需要全面的复习。”复习固然是一个繁琐且艰巨的任务,但好的方法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来说,第一次经历大学期末考试难免感到焦虑与迷茫,作为22级的学姐,封颖也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第一,一定要提前制定好复习计划。期末考试提前一个月就要按部就班地规划好各门学科每天的复习计划。第二,学会用思维导图。大学的学习不像高中,要能够从海量的知识中抓住重点,针对性地复习。或是将脑中的知识体系默写下来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第三,就是要调整好心态,面对考试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学会劳逸结合。”日日行,不怕千里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事万事。想要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需要同学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期末复习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阶段,是我们展示自我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时刻。希望所有同学都可以把握好每一天,获得一个满意的期末成绩!
晓情晓理 亦师亦友
严冬已至,可寒风却没有阻挡同学们迈向图书馆、教学楼的脚步。这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牵挂着每个同学的心。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葛欣航老师和大家共迎期末,据她观察,虽然整体上大家平时的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但是最近图书馆的入座率更高了,这是同学们更加专心学习、迎考带来的喜人变化。
学习态度固然重要,但老师的悉心指点更能提高学习效率。针对期末考试的复习,葛欣航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摸清考试方式,同学们应增强信息获取能力,在明确考试方式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备考。如闭卷考试的复习顺序应优于开卷考试。其次是复习时要学会梳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构架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在考试时做到信手拈来。再次是复习时合理安排时间,以尽早复习取代拖延躺平,有条不紊地完成复习计划,就有更大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除此之外,对于期末备考期间学生们普遍的焦虑情绪,葛老师作为过来人,以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共情,设身处地地提出建议。她说道:我上大学时考前焦虑在身边同学中也很常见。焦虑源于不确定性,抓紧时间合理规划,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大学期末考试难度普遍不是很高,所以不用过于紧张。”对于大学校园中屡见不鲜的“老师捞捞”的现象,葛老师则有自己的见解:“只有平时格外踏实学习才是王道,希望大家将希望寄托于自己平时的努力,认识到考试只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检验,这样对大家专业素质的培养才更有益。”
正如葛欣航老师所说,通过端正态度、注重方法、调节情绪、师友助学,相信同学们这个冬天都能收获知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从九月的纷飞落叶到年末的寒意渐起,时节如流。转眼期末考试临近,校园里也多了些紧张的氛围。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状态都很好,平时空旷的教学楼和自习室也明显满起来了。”来自外国语学院的丁广华老师如是说。
追光而生 迎风而跑
对于大学生而言,期末考试可能是一学期中最繁忙的时候,有些同学甚至出现了“复习即预习”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丁广华老师说:“这是因为平时没有做好学习规划,期末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靠临时抱佛脚很难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根深才能枝叶茂,源浚才能水流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要重视日常的点滴积累。此外对于一些同学对即将到来的期末感到非常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巨大的情况,丁广华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和身边的朋友或家人诉说自己的感受和压力,得到他人的理解可以有效缓解自己的心理负担。在学习上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减少因为学习方法不当产生的焦虑情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找到适合自己复习的方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更可以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最后,丁广华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备考方法:首先要了解课程大纲和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其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只有付出辛苦的汗水,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复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复习效率,全力以赴迎战期末!
春泥护花 以爱传教
期末考试周将近,面对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场期末考试,大一新生们或多或少会有些应接不暇,面对手足无措的新生们,教育科学学院的辅导员刘玉瑾老师给予了一些经验与建议。
每到学期末会出现大学生在网络上整活,往往会有“导员捞捞”“复习即预习”等字眼出现。实际上,刘玉瑾老师自己在本科期间也有这种考试周再努力的情况,尤其是大一的时候。这种情况,在学生群体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的问题其实还是对上课学习模式未完全适应的慌张,对于不知道考什么的担忧以及对考试模式不清楚的焦虑。
打破对未知的恐惧是排解焦虑情绪最好的方法,刘玉瑾老师说道,首先,要学会和学长学姐多交流,从他们那边能够获得学习与复习课程的相关帮助;其次,要将自己的时间更有效率地用起来,现在开始对前面学习过的内容温故知新,这样即使在考场上遗忘,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一些道理;最后,不要自欺欺人,切勿不懂装懂,会的加强记忆,不会的好好巩固。总而言之,一定要自己下真功夫,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目前,大家的状态相比于刚入学时都有所变化。最直观的是在晚自习的时候,更多的同学能够把握好2个小时的晚自习时间,让自己投入到四级的复习、笔记的整理以及高数的学习中。刘玉瑾老师表示,虽然还是会有同学开小差,但是无伤大雅。只要能够全神贯注地学,累了再稍作放松,也没关系,只要自己每天都行动起来,就不怕虚度。
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若说同学们像是正在努力破土的花,那么师大的各位老师们便是他们的春泥。
(文/赵子怡 徐诺 朱聿青 黄廷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