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青年学生贡献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可以在奉献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和自身的意义,传递温暖,不啻微芒,“启航青春筑梦基层”大学生志愿者事迹分享会在我校举行,第十届“爱暖师大”十佳青年志愿者评选汇报会已顺利召开,于本月十号在花津大礼堂进行颁奖仪式。了解优秀志愿者们的故事和师大对志愿工作的支持,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与奉献精神,培养有志青年,建设友爱校园。
赤枕之心,尽微薄之力
本届“爱暖师大”十佳青年评选中,来自教育科学学院的解承霖同学成功入选。在志愿活动这一方面,他已有许多经验——“高中刚开始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我是抱着想做一名社会主义好青年的想法。到了大学之后,我就理所当然地进校参加迎新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等等。”
“我一直都觉得在这么个平凡的世界当中,用自己几年的青春去做一件不那么平凡的事情。这可能就是青春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做志愿这些年来,他也一直贯彻着这份理念,他一直都在用青春的美好时光去实现他的价值。
此次入选“爱暖师大”十佳青年,解承霖同学也有许多感悟。他说道:“首先,这是对我的一个肯定,也可以激励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继续为了志愿服务而努力。其次,我想说的就是感谢,感谢师大与学院一直以来给我的培养与支持,感谢队员一直以来的努力与陪伴,感谢我们帮扶的那群最纯洁的学生们愿意接纳我们。”作为青年志愿者,最初的他也很懵懂,但随着时间地流逝,他也慢慢地长成了如今优秀的自己。
有许许多多的温情支持着解承霖同学一路走过来:“第一次去给学生上课时,有小女孩儿认真地说,老师你放心,我会帮忙管好纪律的。可能平常他们并不会主动地现出亲近,但是在结束的时候,会有学生冲过来抱着你,问你能不能不要走,能不能再留几天。”正是这些小孩子的热情留住了他做志愿的赤忱之心,让他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第10届“爱暖师大”十佳青年评选汇报会上,另一个角色也不能被忽视,那就是参与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来自地旅学院的蔡心蕊同学正是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之一。
公平公正,选大爱之人
蔡心蕊同学说道:“‘爱暖师大’的十佳青年有许多志愿事件都令我印象深刻。比如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吴佳怡同学,组织开展安徽师范大学“师大研宴”给考研学子送温暖活动,让每位在紧张学习的考研学子感受到学校传递出的爱与期待,从而更好地备考。”在此次评选中,她看到了很多很多青年志愿者的满腔热血,让她十分感动。
此次活动评选要求十分严谨,不仅要求志愿时长,而且参选的青年志愿者也需品学兼优。每一个参与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都十分认真负责,严格按照规章行为办事。这也正是一个好的活动所需要的要求之一。
蔡心蕊同学也从参与活动中知晓了活动存在的意义:“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展示青年志愿者风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她的这番话也包含了她对师大人殷切的期盼:希望每个师大人都可以发挥自己所长,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徽风皖韵 非遗传承
一份份初心,凝聚着志愿服务的动力;一段段坚守,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希望。12月,第十届“爱暖师大”十佳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顺利召开。来自历史学院的王施琦同学就是入选的志愿者之一。
“家乡是我志愿启航的地方。”三年前疫情肆虐,王施琦同学穿上防护服在高速路口和火车站同防疫工作者们一起为家乡人民保驾护航。“我想要拥抱在寒冷中的人们,想看到他们的微笑,让他们拥有温暖。”这是王施琦同学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初衷,她要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去守护身边的人。
从大一到大三,王施琦同学参加了许多志愿服务,每一次活动都加快着她成长的步伐。2022年夏天,王施琦同学以安徽师大志愿者的身份走进如画的徽州黟县,在宏村学习制作非遗鱼灯。从砍竹子、劈竹篾再到竹条定型、糊纸上色,全程紧跟手艺人学习非遗花灯的制作技术。完成花灯制作后,王施琦同学表示:“那一刻,热泪盈眶。”当谈及志愿服务的收获,王施琦同学说:“我在充满热情的付出中,收获着友谊、感动和无与伦比的成长经历。”
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感染周围的人们,一同构建和谐的社会。王施琦同学认为:“为更好地发扬志愿精神,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提升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志愿者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从县城到村落,从田间到深巷,王施琦同学拿着纸笔一路走、一路记,所作的非遗文化相关文章多篇被刊登在省级期刊《大学生》上,两篇被中国青年网收录。王施琦同学也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不忘初心,和光同行,就会始终温暖明亮。”
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十佳志愿者的评选引导着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播志愿服务理念,示青年志愿者风采。作为本次评选的负责老师之一,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研究生兼职)王玥对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着自己的坚持与热爱。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本科毕业后,王玥毅然决然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带队从安徽远赴四川少数民族高原地区阿坝州松潘县支援西部教育工作。
课堂上,王玥和其他支教老师将知识传递给每位同学;课堂外,他们跟随当地干部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推广普通话,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把募集物资捐赠给高山里的孩子们……支教老师们都在支教过程中不断成长,王玥也被授予松潘县“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乡亲们总是亲切地喊他们“安徽来的支教老师”。
松潘县中党委书记说:“12年,我们终于盼到了你们!”年又一年,志愿者接力奋斗,克服高原高寒等种种困难,服务在基层教育一线,为皖川一家亲奉献平凡人的坚持。
“从小事服务他人,是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玥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在未来也将带领更多的同学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安徽师范大学弘扬“互助、友爱、奉献、进步”的志愿精神,着眼于学科本色,彰显师大内涵,培育具有师大精神的优秀志愿青年,打造师大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做好志愿服务典型选树工作,践行了“爱暖师大”的服务真谛。
凝心聚力 与光同行
在本次十佳志愿者的评选过程中,文学院的陈清月同学作为工作人员真正感受到了“爱暖师大”的意义。当看到各位学长学姐的服务活动经历和志愿服务时长时,陈清月同学的内心是极受震撼的。“数年如一日地耕耘在志愿服务一线,是十分难得可贵的。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完成得十分出色,为学弟学妹树立了良好的标杆,我们都以他们为榜样和骄傲。”参选同学们默契配合、乐观奉献、善于思考、将心比心的志愿者精神深深印在陈清月的脑海之中,也将成为她未来投身志愿活动中的坚定信念。
志愿服务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或者是很空泛的概念,而是切切实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它并没有大小之分,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善举也会如玫瑰一般,余香温存。通过这次十佳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陈清月同学越发地感到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将向各位优秀的志愿者学习,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践行志愿青春的铮铮誓言。”
书写爱心 传递力量
我们常说,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一滴水的力量虽微弱,但也可以汇聚成海洋。在项同学看来,做志愿活动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方式,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能力为社会添一份力量,更多时候也是锻炼自我、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十分有意义的。
可以说,志愿活动一直陪伴着项瑾瑛同学的大学生活。“最早接触到志愿活动是在疫情期间,大一我参加了学院的美育聚梦课堂云支教,一次线上的书法硬笔教学,过程非常充实。开始全面接触到志愿活动,是在作为班长和学院学生会的一员期间,我参加并且负责策划了很多的志愿活动,例如‘吾乡吾土’社会实践活动、‘我读分享会’、美术学院美育聚梦课堂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乡村支教活动等。我个人还参与了许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志愿活动,例如送春联进社区、端午赠画养老院等,直至今日,我仍参与在志愿工作中。”项瑾瑛同学分享道。
对于此次获取“十佳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项瑾瑛同学表示成就感满满,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今后会以此为标尺,永葆初心。而对于以后的志愿服务规划,项瑾瑛同学是这样规划的:“目前我已经保送至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研究生期间,我会利用好更多的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同时我还想跟随团队去偏远的山区进行美术书法支教,真正做到“美育聚梦,书画筑梦”。目前社会对于书法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书法专业的学生,我想利用师大传授给我的知识去传播书法文化,让真心喜欢书法的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对书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学习”。
(文/胡孟轩 朱烨 郑启雯 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