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由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邸智,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张一博,理学院韩书星组成的参赛队伍获本科组唯一的“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奖,这是学校自1996年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首次获得冠名奖项,实现了本科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新突破。本届竞赛中我校共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全国一等奖获奖数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并列全国第七,江苏高校第一。2023年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685所院校(校区)、59611个代表队、超过18万学生报名参赛。“北太天元数模之星”是自2022年起设立的冠名奖,每年竞赛中本/专科组各只有一支队伍能获此殊荣,是仅次于最高奖项高教社杯的荣誉。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抱着对数学建模的兴趣以及积累参赛经验的想法,张一博联系了曾经的美赛队友韩书星,与此同时,邸智也在寻找志趣相投的队友,三人见面后一拍即合,报名组队参加了这次数模竞赛。
在没有进入正式的训练前,他们购买了许多有关数学建模的指导书,也时常在网上寻找资料,自学数学建模理论及方法。在备赛期间,团队进行了合理的分工,邸智负责建模及编程,张一博负责编程与部分论文写作,韩书星负责主要论文写作以及模型完善,三人各司其职,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慢慢进步。在数学建模竞赛的暑期训练期间,三人严格要求自我,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真题模拟,暑期的训练让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赛场的压力及赛况的复杂性,但是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团队之间的默契,提高了个人的建模能力。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日复一日的努力为团队最终顺利取得“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心协力 携手共进
“团队的协作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它有助于我们在比赛中形成强大的合力,高效地解决问题。有效的沟通也是共同合作的关键,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这对于数模比赛尤为重要。”团队成员表示,在比赛期间,每个人都为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通过合理分工和高效协作,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这才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韩书星用“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来形容所在团队。他们自组队伊始便并肩作战,为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奋进。在参加数模国赛的短短三天时间内,三个人一起解决同一道题目,“因意见不同而产生的争论可不在少数。”三人笑着说道,面对一道难题,邸智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推进得十分困难,导致团队耗费了大量时间,此时,张一博与韩书星选择放下手头工作,共同帮助邸智查阅文献,佐证了另一种方法的可行性,最终团队顺利解决了问题。在比赛的最后24个小时里,成员们为了交出完美的答卷,几乎不眠不休,他们互相鼓励,拼尽全力。最终,团队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斩获本科组唯一 “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奖,为两个月的拼搏奋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行稳致远 未来可期
回想起获得荣誉的那一刻,三人难掩兴奋与骄傲,比赛过程中的汗水与泪水最终得到了回报,万分之一获奖率的“北太天元数模之星”证明了团队的实力与努力。赛场上,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与自我突破下,冷静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不断得到锻炼。韩书星坦言:“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最后的应对自如,这种应变能力是我们参加比赛的重要收获。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提高了在数学建模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这是一次富有成就感的经历,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学业道路上不断进步。”
谈及最想感谢的人,他们不约而同看向了团队的指导老师———范晓娜老师。范晓娜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在暑期期间仍旧陪伴团队训练、模拟,给予耐心指导。“范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们能取得这个成绩离不开范老师的悉心栽培。”张一博十分感激范晓娜老师毫无保留的指导与付出。“团队成员间及时沟通、携手共进,面对难题深入理解、冷静解决。认真参加暑期训练,比赛时保持努力与乐观,坚持不懈即可所向披靡。”这是他们给予同样想参加数模竞赛的学弟学妹们的真诚建议。
诲人不倦 教导有方
“得知他们获得‘北太天元数模之星’的奖项,我十分激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从一开始的数模小白成长为现在的建模小牛,我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很欣慰,感觉自己的付出真的很值得。”提及团队取得的优异成绩,范晓娜老师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日常训练之余,我比较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范老师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建模所需理论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建模意识的同时,还时常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及时提出表扬。
“一个良好的团队能最大化地把凝聚的力量发挥出来。”范晓娜认为团队合作在数学建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队友间密切配合。“这个团队的学生不怕困难、乐于接纳队友的观点和意见,能发挥各自所长,汇聚成一股力量。”范晓娜老师对他们称赞有加,“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继续保持这种拼搏的精神,愿他们前程似锦,再创辉煌!”(马萌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