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光倾洒,氤氲诗仙眼眸,酒至微醺,举杯邀明月,不知这青天有月来几时?金樽里,月光长照,激荡起跨越千年的浪漫。诚然,看历尽五千年沧海桑田之华夏浩浩汤汤,饱经风雪冰霜的中华儿女正以奋斗本色书写时代篇章。君可见:历史长夜踏歌而至,民族追梦永不停息,科技奇迹日新月异,航天精神伫立云端。
“九天揽月探广寒,嫦娥掬月返神州。”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正因无数“追月人”的无言坚守、攻坚克难,“奔月”才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君可见“秋月女神”张玉花奋战在探月工程研究一线,先后把“玉兔”“嫦娥”送入月宫;君可见上海工匠王曙群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把“螺丝”拧到了太空中,钻研精密仪器数十载,确保太空对接毫厘无差,样品转移“粒土不洒”;君可见中国航天事业元老级成员查学雷心怀强国之志,即便与家人相隔异地,仍坚守在国防前线,潜心钻研,孜孜不倦,守护着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刷新高度,浩瀚的宇宙即将见证越来越多的中国奇迹。
往昔,天上宫阙只为梦;今朝,中华儿女手可摘星辰。天问一号踏步火星,于宇宙中再辟天地;神舟号凯旋,拓宽了漫步星海的伟大征途。宇航员们克服了生理上的不适,忍受了寂寞与心理压力的煎熬,完成了艰辛繁重的科研任务。正如所有拥抱星辰的中国航天人一样,他们以我国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征服星空,以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信仰书写宏伟而浪漫的航天奇迹。宇宙古老而宏大,人类的生命短暂而渺小,哪怕只是在九天之外留下片刻身影,他们也将永久地印刻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之中。
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在东风烈士园,长眠着七百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英勇献身的中国航天人。我国航天事业的最初景象,是不见边际的汪洋。但我国的航天前辈们有着衔石填海的意志,他们晨炊星饭,承星履草,为中国航天在星海中筑起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游轮。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问鼎苍穹,于九天揽月,便是对航天先辈最好的致敬。
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中国航天人永远能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这一浩荡征途。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斗转星移,笃志坚毅。航天一梦,少年不负。少年一代应勇于抓住历史机遇把握当下,面对现状敢于改变。“扶摇直上九万里”,让我们做艰苦奋斗者,做时代担当者。上九天揽月,问天征途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