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持续改进的逻辑起点

——坚持“三转变”“三跟踪”,聚焦“三达成”,扎实推进持续改进

2023-11-11     浏览(64)     (0)

师范类专业认证持续改进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不断寻求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教师职业成长需要参加专业发展相关课程培训、参与教育研究、组织交流合作等,以提升改进质量。大学教师需要持续改进,在特定学科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师范类专业认证从以评促建开始,到申请受理,到专家进校考察,再到第二轮认证,前后跨度九年时间,持续改进贯穿了师范类专业建设和认证的全过程。教育是一份坚守理想的事业,师范类专业是坚守教育理想的基础,师范类专业的评建工作和持续改进一直在路上。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建立健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持续改进既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师范类专业认证进程中的重要工作。

持续改进要坚持“三个转变”,即:推进从专业自足向教育发展需求、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导向转变;推进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向学生中心、能力养成转变;推进自我循环的内部监控向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内外评价转变。

基于三个转变,持续改进要坚持三个跟踪,即:跟踪基础教育改革新发展,更新培养目标;跟踪教育教学岗位新需求,更新毕业要求;跟踪知识能力素养新规格,更新课程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的“一践行三学会”,既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兜底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是适应教育与改革发展的需要,学会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反思,反思的基础是什么?是聚焦“三个达成”,跟踪发展需求,即:培养目标的达成、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目标的达成。特别是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这对教师的持续改进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耕耘也要询问学生的收获。

在师范专业的认证过程中,教师的持续改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持续改进意味着不断寻求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不断修正和改进教育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教师在开展课程培养达成情况分析后,结合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其他相关报告进行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持续改进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结合教师职业成长,在持续改进中,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改进质量:

一是通过参加专业发展相关课程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技能,以适应教育的新趋势和变化;二是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帮助教师理解教育问题的本质和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三是组织教师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参加教师研讨会、教研活动等,分享经验和观点,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提升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大学教师是有学科专业背景、有学科专业建设能力,在特定学科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有所贡献,甚至有“话语权”的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改进是教师职业成长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