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许多大学生对于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比较陌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业权益可能会遭受侵害。因此记者采访了法学院宋帮俊老师,就同学们关心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历的实习期、试用期以及正式入职后会遇到的常见法律问题”进行了咨询。
教师简介:宋帮俊,女,中国共产党党员,法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问:大学生在校期间到校外实习时的身份是学生还是劳动者?在实习期间怎么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宋帮俊:同学们在校期间到校外实习时的身份仍然是学生,我国《劳动法》中明确了加班的条件、标准和工资报酬,而实习生与企业之间并非劳动关系,所以这些规定并不适用于实习生。但是这不代表企业就可以随意安排学生的工作时间,根据相关规定,除相关专业和实习岗位有特殊要求,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的实习安排外,学生跟岗和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应遵守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并不得有以下情形:1.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实习。2.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3.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
问: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有什么权利呢?
宋帮俊:试用期内劳动者享有如下权益:1. 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 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约定试用期条款。3.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试用期内劳动报酬。4. 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保。5.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问: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应该怎么维权?
宋帮俊: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保护自己的权益。
问:在正式入职之前一般要签订什么合同?
宋帮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三方协议”),由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签订,是明确三方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对签约的三方均具有约束力。有些高校的就业协议书签订分为纸质签约和网上签约,两者选一即可。三方协议是一项国家政策,也是对未毕业的在校大学生的一种保护。由于应届毕业生尚未拿到毕业证,企业依照其身份只能与其签订实习合同或者三方协议。而这种公司和学生两方签订的实习合同并不能保障学生的权益,比如会出现公司先让学生实习(廉价劳动力),而实习期过后以各种理由不与学生签订正式合同等问题。
三方协议一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署、学校审查同意,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履行协议内容,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构成违约。国家为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利益,要求用人单位维护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就业计划一经形成,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否则按违约处理。构成违约后,用人单位需缴纳违约金,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经济赔偿。倘若毕业生单方面违约(如随意更换单位),某种程度上也需要按照协议向用人单位赔付违约金。因而毕业生在进行签约时,一定要注意协议上的违约条款。
问:在签订三方协议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提前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宋帮俊:同学们在签订三方协议之前,首先要确保已经认真分析和考虑过毕业去向的各种可能,如继续求学(包括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和出国)、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编制、应聘国企、应聘其他企业岗位。
其次要确保已经对比、了解了多家不同的企业和岗位。同学们可以利用好各公司对应的宣讲会,把重要内容和关心的问题记下来,还可以跟周围的同学互通有无。尽可能多地搜集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公司的相关信息后进行对比,对主要招聘企业的薪酬福利情况、职业发展情况和招聘岗位情况有基本了解。
第三是确保签订三方协议前已经了解清楚公司情况,签约之前一定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洽谈,尽可能详尽地了解用人单位,比如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另外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此外,毕业生还应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
问:应该怎么判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呢?
宋帮俊:一般来看,主要是看双方是否具备劳动关系的特征,如果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可以认定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
问:如果因毕业生个人原因,工作后违约应当如何处理?关于违约金的赔偿,有哪些注意事项?
宋帮俊:如果毕业生已经和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那么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违约金,但前提是违约金条款合法。如果毕业生还是学生,只签订了三方协议,那么毕业生单方面违约(如随意更换单位),某种程度上也需要按照协议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而毕业生在进行签约时,一定要注意协议上的违约条款(通常违约金不高于5000元)。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责任、还需支付违约金。
(本报记者 梁佳欣 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