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春中医药大学 - 《长春中医药大学报》

佛手:寄托祝福的养生雅物

作者:药学院  邢佳鑫    
2023-10-30     浏览(81)     (0)

古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文化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人们也给予了中草药最美好的愿景和寄托,佛手便是如此。何谓佛手,佛祖援手,便是指药到病除,人们给它起这样的名字,并非虚妄,自然是因为它的功效奇特。

《真难本草》中记载,佛手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等效用。现代医学更是表明,佛手有抗抑郁、抗菌、抗炎、抗癌、抗衰老、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药到病除,福寿延年,因此极受国人喜爱。

关于佛手,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金华罗店一座高山之下住着母子俩人,母亲年老多病,自觉胸腹胀闷。儿子孝,四处求医。一夜梦见一个美丽的姑娘给了他一个长得像仙女玉手一样的果子,孝子翻山越岭去寻,见金光满地,姑娘飘来赐果,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于是栽培果树,众人享用,乡亲们认为那位姑娘是救世观音,便将这果子称为佛手。

自古以来,歌咏佛手的诗句不在少数。宋代晏殊以《佛手花》“丹葩点漆细馨浮,苍叶轻排指祥柔”,描绘了佛手柔和清新的外观。清代《池北偶谈》“度人难下指,合掌即传心”中,佛手被古人寄予了神圣寓意。近代陈长明《醉中天》“色似寒梅蜡,香敌玉兰花”和李琴夫《咏佛手》“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总是香”,都写出了佛手气味甘甜,花朵具有独特清香。

佛手是芸香科植物,多种植在我国南方,在秋季收获。因对气候的要求,故不易种植,有些人家精心栽培在庭院内,图一个夏日清香,更求图个祥瑞的好兆头。人们也经常会将佛手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储存,使用时可拿出几片用开水冲泡,味道辛苦,有酸味,在调理肝胃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也可止咳化痰,舒缓心烦易怒,平静心中烦闷,但是对于体弱人群不太适宜服用,并且不可与螃蟹同食,会降低营养价值。在《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中有一剂方剂叫做“保生大佛手汤”,就具有大补气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药膳中也有一个点心的名字叫“佛手蛋”,作为药膳食疗主治肠功能紊乱,可以起到疏肝理气、醒脾固肠功效。

或许我们看到佛手的第一眼并不是将它与中药材联系起来,而是感觉到它内在的神圣,那是源自于我们受悠远中华文化的熏陶,在我们心中,每一味中药材身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故事,从沁香气味中得以窥见独属于我们的华夏文明,我们的华夏自信。疫情过后,人们日益重视中医药,我们可以借用国外更先进的方法对抗病魔,但祖祖辈辈留下的养身密道也不能忘记,中医药的传承便是守住本真,在时代的不断磨砺下,找出能与时代契合、保住国人根本的双赢之道。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探索中医药道路,这条路上在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中医药事业在不断发展,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在绵绵流淌,伴随着中草药的芳香,陶冶、滋养、浸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