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我 眼 中 的 “ 十 二 五 ” 规 划
作者:吕晓静 刘莹莹 张丽华
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师生们对学院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快前进步伐、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制定长远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等。学生们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创业基地、体育锻炼器材和设备等。学校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内涵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新的五年规划即将登场,我们应该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让我们来看看师生眼中的“十二五”规划。
机电工程系顾老师: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我们要向珠三角的一些高校看齐,加快本校的前进步伐,提高质量,提高水平。中山在地理位置上看,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几年中山市与中央企业进行合作,1700亿资金流入中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势在必行。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使我们学院与中山一起腾飞。我认为加大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计算机工程系田老师: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对于我们学院而言是件好事。制定一个蓝图,布置一定的步骤,使学院的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值得肯定的。我认为学生应该是以学业为主,打好自身的基础,巩固所学的知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加强体育锻炼是一种劳逸结合的方法,我非常推崇课后组织一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但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精神的集中力。最后我建议一些不太必要的活动要适当减少为好,这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人文社科系王老师:过去的一年,学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成绩显著,为迎接“十二五”的腾飞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对“十二五”来说,我个人认为,凝练校园文化,增强办学软实力以及提升办学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是我院“十二五”的第一年,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深化学院内涵式发展,这为“十二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学院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基础与平台对“十二五”规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期待我院的新面貌和发展的新轨道。
人文社科系黎老师:“十一五”使我院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却也有得有失。“十二五”需要充分总结经验,全面部署相关工作。我院对“十二五”的期望很高。其包含了招生就业、办学规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教研、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如此,它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所以以实力为主线,遵循外圆内方的工作思路,强化校内校外联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完成它更需要师生的全力配合,它要求很好的执行力和向心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危机感与自信心相结合,团结一致,才能共创学院美好明天。
人文社科系管老师:我希望教师在这期间能够多一些培训进修的机会;以学校为平台,搭建科研平台,多一些和外面交流的机会,多开一些学术交流会;鼓励老师多去参加研讨会,学校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老师所得到的科研成果不管大小要多一些鼓励;对于特色人才的培养,我很支持,如今高校的大学生培养课程,教学理论都差不多,多为综合性较高的理论,但是实操能力较弱。而现在企业的专业化,细分化明显,且比例越来越大。学校可以尝试办特色班,专门培养一技之长操作课多些。就大学生就业来讲,还是要与市场联系,紧跟市场,像我们学校的创业基地就很好,但是还需要重视。要充分利用我们学院的优势,在实操上加大投入,理论为主,实操为辅。
09金融小左:我认为就业与创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事情,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应用充分地结合,才能让我们在社会上站稳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建议学校能多和一些企业合作,组织我们去参观其运作过程,或者与企业优秀管理者交流,从中摸索到一条成长自我的道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09财管娜娜:我认为学院的实验室是学生能学以致用的地方,希望它能天天开放,即使是在周末。至于图书馆,我觉得藏书是很充分,可是旧书较为多,不能及时地扩充书的种类。学院的校园文化和绿化环境营造得非常好,有利于专注精神学习。对于即将建成的新的体育馆,我是满怀期待的。对于现状,我觉得一些体育器材很缺乏,所以希望能增加多一些体育锻炼器材和设备,这样有利于我们锻炼身体。
09化生志辉同学:希望实验室的设备齐全一点,至少跟得上教科书的要求。
10法学江同学:希望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之外的课程的权利10法学芮同学:希望增加海报专栏,提供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