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报

有效有料 用青春焕发学院发展新活力

作者:王锈蓉    
2023-11-25     浏览(46)     (0)

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感受是学习非常扎实,让我找到了上学时学习的那种纯粹的感觉。本次培训班从内容安排上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和丰富,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主题教育活动最新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到《党章》、《论党的自我革命》等可以说也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如此全面丰富、原汁原味的学习相关重要精神和讲话。

六次交流发言分别围绕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调查研究、三个年、内涵建设这六个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入思考并做了交流发言,真正做到用学习的内容对标检查自己的工作,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方向。

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和思想就是要善于挖掘整理运用其中蕴含的立场、方法、观点,利用学习的东西去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工作而学习,所以就一周的学习,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一是突出主线,加强思想教育。深刻意识到在广大青年和团员中开展主题学习至关重要。“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特别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加强对共青团员的政治锻造,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这是党交给共青团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落实党管青年,加强青年工作的战略性举措。

因此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团省委、团市委的要求,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开展主题教育,拿出方案,扎实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让“党言党语”转化为“青言青语”,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引导团员和青年真信、真懂、真用,让道理更清更透,让广大青年在纷繁复杂的事务前拥有一双“慧眼”,心境澄明、保持定力,与时代同向同行,与祖国共同奋进。在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双高建设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上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不断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

二是突出重点,立足岗位着力搭建青年施展才干,实现梦想的舞台。团委紧扣全力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生命线,经过一学期的摸索将“烦”事列入问题清单,之前烦的是学生会、社团干部的能力恐慌,沟通交流能力差,还存在“当官”的思想,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拉帮结派”情况,使得学生组织内部不和谐,经常出矛盾,内部矛盾都解决不了还能干成什么事,我们下大功夫整治团干部队伍,强化对学生会、社联会的指导,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组织结构,缩减院学生会工作人员规模,加强培训,提高学生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去干事,利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让一部分“德不配位”学生走下负责岗位,任人唯贤,以德为先,先把内部的烦心事解决掉。

三是突出难点,将“难”事纳入攻坚范畴,逐个击破。我们之前难的是社团工作不好开展,老师学生积极性心不高,推优入党,在团委这沦为走过场的党团两张皮的问题。为此我们多次深入调研,多次学习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做法,尽力通过各种渠道让大家参与方案制定、提出建议和修改,先后出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社团管理细则(试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细则》,让团员青年感到共青团的一切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自己是这个团体的主人,在制度上给与保障,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参加活动,现在可以看到不再是我们一天追着学生要搞活动,而是学生追着我们要参加活动,推动学院共青团事业和改革往深里走、往实处行。

四是突出特点,将心思放在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上。之前我们愁的是开展活动不少,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就是因为没有听学生的意见,没用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的要求。现在团委举办的活动不再贪多贪大,只重观赏性和娱乐性,而是充分动员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力所能及、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小事,重思想引领,重参与,让学生们都想参加、爱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有收获,可传播。

我们秉持着“青年在哪里,共青团就在哪里”的理念,经过半学期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展关注和参与共青团的工作,微信公众号由原来的关注1000人到现在关注6008人,点赞量浏览量累计过万,陕西电视台、延安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都有了我们延职共青团的声影,团课也由原来的老师讲到现在学生讲,校园文化氛围持续好转。我相信能力不在脸上,本事不在嘴上,只要踏踏实实干事就没有边缘的岗位,只有边缘的工作。2023年,共青团和学院将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