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二那年八月去的凤凰古镇,去时正是“江南梅雨应犹在”、温润中看江南风物的时节。跳出抖音里神往的古镇,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韵味。
从沱江上游出发前往我们下榻的民宿,一路上的风景构成了我对凤凰的初印象。江水如蓝清澈,水面波光点点,碎金浮动,灰瓦青墙连成的是凤凰古镇散落的民房。偶有沱江边穿着苗服的姑娘正在浣洗衣裳,秋水居的阿婆制着果酒。“酒香十里外,入室满堂春。”好一幅民风淳朴的画面,想来画入黄公望的作品也未必失了雅色。最引人注目的是沱江下游两棵交结而生的古树,树叶层叠,枝影飘动。戏水的孩童玩着不知名的游戏,欢声笑语中扑面而来的是夏季万物灵长的气息,是古镇的第一缕清香。
我们住在沱江边上,民宿的老板是位书画爱好者。满屋满堂的字画、摹绘的宋元山水,无不是“江山如此多娇”在此处的留影。庭院中种着两簇翠竹,旁边架着的是竹简制的流觞曲水,曲水旁是酒肆和茶室。不等我们上前打招呼,民宿的老板便朝我们走来:“澧县来的伢子喽!房间都给伢子收拾好喽!”说着便领着我们上了二楼的房间。仍是江南楼阁典雅的陈设,房间不大,一台书案,一架木床,两幅字画。
此行最感谢的是一场微雨,让我们滞留在民宿中一些时日。没有特定的打卡计划,就随着民宿老板学了下制酒,照着织花的阿婆模样做了几个堪堪入口的桂花膏(有些桂花的味道,许不是桂花膏,这个时节料想桂花是没有开的)。无意中与南华山上的古寺来了个邂逅,于是跟着禅师听了半天的禅。直到夜色袭来,“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是听禅的半天里最自然的感受。六七天的旅途里,也就如同正常的生活一样,偶尔下楼和大爷一起看小彩电里的《西游记》,讨论孙猴子为什么一定要从石头里蹦出来。或者在老巷口的吆喝里醒来,任面馆的香气跑进房间,惊扰了满脸的晨光。
临行的那天,我站在沱江大桥上再看一眼古镇的风光。“竹喧归院女”“吹酒传茗香”,一瞬间似乎恍然明白,这里曾是沈从文眷念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