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高三的王锐敏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是在她了解黄文秀同志事迹的时候。她第一次开始思考她的未来,她将要去往何方?在不断的追问里,她有了一个答案,一个近乎于宣誓的答案:“我从哪里来,就要回到哪里去。”
高中的时候,王锐敏第一次感受到了地方之间的教育差距。彼时她就读于酉阳一中,在那里,她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学校的同学在学习基础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刚开始时的她完全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小县城里都存在这么明显的教育差距,那和城市的教育差距岂不是更大?渐渐地,王锐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种子。
高考后,王锐敏经过深思熟虑,选择报考了重庆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师计划”师范生。自此,她的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成为一名能给乡村孩子带来希望的教师。在大家都选择去往城市的浪潮里,王锐敏却选择逆流前行,回到农村,做一名乡村教师。这是因为她也曾是一名乡村学生,知道偏远地区的学校对一名好老师的渴望,一位好老师或许就能改写无数个山村孩子的命运。
在重庆师范大学,王锐敏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选择成为一名教师,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责任。学校十分关心“优师计划”的学生,制定了特殊的培养方案,将教学重心放在知识性课程上。在大一一年的学习中,王锐敏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大幅度提升了文本分析的能力,这为她今后教授中学语文课程打牢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学习,王锐敏感受到自己的未来越来越清晰,内心也不再彷徨。
为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王锐敏下定决心要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不断精进教师技能,向自己的梦想靠近,做一个不让乡村孩子失望的好老师。
王锐敏生于酉阳,长于酉阳,学于酉阳,家在酉阳,根也在酉阳。四年后,她将再次回到那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星星之火。
(通讯员:田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