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南学院 - 《湘南学院报》

试析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郴州市第九完全小学 谢丽娟    
2023-10-31     (0)

小学班主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提升自身素质素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多实施表扬为主的正面教育。班主任需要认真负责,科学合理地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而言起到奠基作用,而小学班主任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十分显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中班主任必须要清楚的意识到优良品德的重要作用,这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育人作用。

一、提升自身素质素养以身作则

相关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往往对家长的话容易产生质疑,但是对于班主任的话却更加信赖。大部分学生都非常信赖班主任,所以会认为班主任的言语正确,认为是真理,由此可见班主任的言行深刻影响着学生。那么班主任必然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素质素养,不断更新升级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自身的素质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榜样。所以作为班主任需要勤奋学习,积极努力自我提升,这样学生也一定会受到影响,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为各方面品质都非常优秀的学生。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一般而言,德育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的形式进行,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德育教育的成功呢?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要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将学习到的良好德育知识内容转化为实践活动。德育教育的成功其实就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举止,将德育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此,小学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伴老人、到路边帮助环卫工人收拾垃圾、到孤儿院献爱心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另一方面在这些环境中能够进一步熏陶学生,使得学生内心的德育品质得到进一步升华。除了这些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实际活动中学生能够受到这些环境氛围的影响,在学生的深刻印象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相较于说教活动而言,这样的方式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另外,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与班主任的近距离接触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样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就会深刻感染到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理念的提升。

三、多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面对班主任的批评可能心里面就会觉得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对学习生活都产生较大影响。对此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怀,在和谐的交谈当中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错误。直接沟通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直接面对问题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在与学生进行谈话之前班主任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有所掌握,在谈话的时候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够提升交流的效率和质量。除了学生自身的情况之外,班主任还要积极了解学生内部的家庭情况,分析学生行为举止与家庭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之后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学生进行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平等的看待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适当放下姿态,保持良好的态度,用自身的真诚和真心在交谈中深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为了能够让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必然需要为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班级环境的创建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参与到全面的环境创建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提升学生自身的德育教育品质。良好的班级环境除了需要班主任积极参与创建之外,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更加重要。学生和班主任都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的存在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学会自律,学会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在无形之中助力学生的成长。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优势,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物,努力锻炼自我的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应该多进行主题班会,组织学生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多实施以表扬为主的正面教育

喜欢听表扬的话是儿童普遍的心理特点,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所以做好正面的有效表扬,于学生而言将成为不断向前进步的燃料。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学生仍然在吵闹,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严厉批评教育的话,只能暂时性起到作用,点名批评的话也只会让其他学生幸灾乐祸,而如果能够在这些嘈杂的声音找到认真准备上课的学生,对其进行表扬,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自尊心理,让其他学生效仿,从而维持班级的良好秩序。尽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其自尊心却很强烈,表扬的做法相较于批评的做法更加深入人心。这种表扬方式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在思想上深刻影响学生,使得学生的思想行为慢慢得到优化,不断学会努力克服这些消极因素,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起到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认真负责,要积极转变德育教育观念,使得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小学班主任需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的学习情况,适当的采取激励政策,这样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学生素质素养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