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乐见健身热潮涌动校园

2023-11-21     浏览(104)     (0)




  近日,在学校举办的第二十一届田径运动会上,长理师生在田径场上发扬勇于拼搏、敢于进取、乐于协作的体育精神,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取得了比赛成绩和道德风尚的双丰收。这让笔者联想到,前不久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为世界献上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从线上线下观赛助威,到身体力行参与运动,乐见青少年掀起校园健身新热潮。
  把握亚运会契机,培养运动兴趣持续强健体格。杭州亚运会提供了追逐青春梦想的舞台,一批年轻运动员奋勇拼搏、勇创佳绩,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敢打敢拼的锐气,展现了靓丽的青春风采。13岁的街式滑板冠军崔宸曦、17岁的射击冠军黄雨婷、19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22岁的乒乓球冠军孙颖莎……他们在拼搏中坚持、在奋斗中成长,持续激发着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兴趣。近期“脆皮大学生”刷屏走红,部分新一代大学生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体容易出现毛病,尤其是稀里糊涂易受伤易生病,这无疑从一侧面反映其缺乏体育锻炼和欠缺强健体格。而运动健身犹如一条纽带,既能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又能强健体魄、愉悦身心,通过跟球友、运动“搭子”建立一种“羁绊”,进而自信地处理人际关系,从容地拥抱美好的校园生活。
  深化亚运会内涵,促进身心健康进而塑造人格。来自亚洲各地的1.2万余名运动员,齐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展现竞技风采、释放运动激情,诠释了拼搏与梦想、勇气与力量、友谊与团结。本届亚运会还包括武术、围棋、象棋等项目,以及霹雳舞等受年轻人喜爱的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众多教育家指出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更是人格教育最好的方式。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青年群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意识,热爱体育并高度关注亚运会,热衷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杭州大地上所提炼与升华的亚运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它可以使我们在接触体育、参与体育以及感受体育中滋养精神世界,愈加坚定意志、磨炼心智,培养正确价值观,树立健康人格。
  延续亚运会热度,弘扬体育文化不断提升品格。通过体育添砖加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必将有助于开创出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持续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力量。杭州亚运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人才遗产,写好亚运会的“下半篇文章”显得尤为关键。体育还可推动人的社会化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强调规则,尤其强调遵守共同的规则。规则意识和守规能力,是现代社会有序文明发展的基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经常参加体育比赛的人,对于人与团队、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会更为全面系统,更善于辩证处理竞争与合作等难题。让我们运动起来,弘扬亚运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讲述校园健身故事,传播校园体育文化,从而不断增强信心与提升品格。
  身处校园的我们,以青春风采续写亚运精彩,用青春之梦激发无限潜能,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青年在拼搏中坚持、在奋斗中成长,彰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担当,迸发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实践的强大力量。(作者系文新学院研究生 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