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3年10月 20日上午,樱花大道彩旗飘飘,舞曲声声,浓郁的果香、肉香、谷香、菜香一个劲地弥漫,欢乐罩住了来来往往的师生和校友,留住了路过的老老小小。美食摊前,人们排起长队,等着品尝各种异国美味,樱花树下,巴基斯坦同学跳起了奔放民族舞,还拉着其他国家的同学一起参与其中……这是我校国教院举行的文化交流展上的一幕。
展览区域共设46个特色展位,分为留学生科技文化成果板块、留学生活动风采展示、留学生国家风情展和优秀校友展等。活动现场,来自23个国家的留学生们身着节日盛装,精心布置科技文化成果和风采展台,他们带来了最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和美食特产。
文化交流展中,来自赞比亚的小哥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家乡的传统美食nshima(西马)———一种白玉米糊混着肉与蔬菜的食物。他还介绍了赞比亚的传统仪式Kuomboka(迁徙仪式:从被淹地区转移至高地干旱地区)、LikumbiLyaMize(音乐节:招募和训练男孩)、Nc’wala(感恩仪式:感谢这个季节的收获)等有着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马来西亚的摊位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饮品———木炭炒制的咖啡。马来西亚留学生笑盈盈地推介:同学只需要说出一句马来西亚的问候语即可品尝。好巧,信息院的一位同学说自己曾聆听过马来西亚的儿童文学家许友彬的讲座,学会一句马来西亚语的“Terimakasih”(谢谢),他喝到了咖啡。好多同学学着他说 “Terimakasih”“Terimakasih”后品尝了马来西亚的咖啡。
乌克兰留学生身披绣花毛巾,这是一种古老的家具护身符,象征着幸福的命运、抵御邪恶势力。
利比里亚的摊位前摆有一幅具有异域特色的绘画,展现了浓厚的西非风情。同学们都可以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以彰显彼此的友谊。
“在这待了一小时,感觉自己出国了,还到了许多国家。听、吃、喝了、看,体验了浓浓的异国风情,很有获得感。”徐力同学一脸满足地和记者分享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