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报》

“升级打怪”是常态,“顶天立地”是目标

记我校2023年“瑞华杯”十佳大学生程珂

作者: 周紫媛   刘雯静   牧双雨    
2023-11-01     浏览(236)     (1)


程珂是生环院2020级本科生,今年直博上海交通大学。在南林,她曾任学院团务工作中心主席、辩论队队长、班团支书等职务;综测连续位列年级第一、绩点位列专业第一;获得过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14项、校级24项;主持的国家级大创课题以优秀结题,发表5篇论文,申请8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为第一发明人。

把挑战看成 “升级打怪”,把“坑”筑成“高台”

程珂是个活泼灵动的女孩。记者请她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她笑着说:“我学的专业是环境科学,科研方向是环境功能材料。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很冷门,大家都说我踏入了‘生化环材’中的两个‘天坑’。但我从专业学习中知道了责任和使命。”程珂没有因为世人的看法选择转专业,她坚信未来的人生道路是由自己规划的,而且每个专业都有逃不掉的难关。她坚定地选择在这个“坑”里大胆往前走,越挫越勇,把所有的困难与挑战当作“升级打怪”,把“坑”筑成“高台”。

有梦不觉天涯远。程珂说学习了怎样治理环境污染,就更清楚周边环境的潜在危险,也就更加想要利用专业所学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她十分投入地学习,在各类奖项和比赛中的成绩都十分亮眼。2022年,她荣获国家奖学金,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取得C类一等奖,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程珂从大一时开始进实验室做实验,从实验中收获成长。她说,实验中失败是多数的,但有幸得到导师与师兄师姐的耐心引导,从失败中汲取了许多非凡的意义。在老师的指引下,程珂逐步积累科研经验,不断成长,2023年,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作为组长带着团队荣获一等奖。

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程珂认为,在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提升最快,这得益于在辩论队的经历。她回忆,大一初入辩论队,就遇到榜样,一个学姐绩点高达4.22分,保研四川大学。这让她想到优秀并非遥不可及。程珂曾任生态环境学院团务工作中心主席,辩论队队长,并且综测自入学以来连续位列年级第一,绩点自入学以来位列专业第一。让记者们惊讶的是,这个年年专业第一的女孩在高中时并未选修化学,而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化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弥补自己的不足?”程珂坦然地表示,自己时常出现时间安排不过来的情况,但她一定会找时间把忙碌中没有做好的事情和没有搞懂的题目重新做一遍,并且会主动在网上寻找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她说:“自己只是做了内心想做的事情,并尽力把每件事情做好,所以成绩便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胜出必有所长,存在绝非偶然。程珂给刚刚接触学科竞赛和各类活动的学弟学妹们传授入门建议,“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直系学长学姐的竞赛团队,并积极向他们展现自己的价值,相互合作以求共赢中发展。另一种更勇敢的方式就是通过学校官网大胆向感兴趣的老师发邮件。此外还可以和班主任多多交流学习经验……”她兴致勃勃地分享着。程珂还鼓励学弟学妹们说:“不要害怕和老师交流,老师越忙越要‘礼貌地打扰’,只有这样老师才可能在百忙之中给予你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及时填补上踩过的坑,才能坚实地走好未来的路

程珂的夏令营学习经历让她记忆深刻,从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满怀自信,是一路的不断摸爬滚打让她积累了经验,助她成功直博上海交通大学。“在清华大学线上面试中,由于经验不足,面试老师的步步发问,让我措手不及,回答不尽如人意。”面试结束当晚,程珂几乎一夜未眠,她放下不甘与失落,脑海中不断复盘着面试的问题,继而弥补了暴露出来的知识漏洞。后续的面试中,她机敏准确的回答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老师的青睐。回首那段经历,程珂内心满怀感激,“是当时的失败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及时填补上踩过的坑,才能坚实的走好未来的路。”

谈及未来,程珂认为自己距离想要成为的有温度有责任的科研工作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做研究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做研究要站在学术前沿,研究成果要具有足够的创新性;立地的意思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为社会需求服务。”“你是否会觉得不断地重复做实验而感到无聊”,她淡然一笑,摇了摇头,“我从未感到无聊,只是慢慢越发觉得科研是真的需要下苦功夫的。”

采访结束,程珂仰起头,嘴角轻扬:“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看着眼前青春最好的模样,回味着她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勇敢、坚韧和主动。记者由衷地祝福程珂,未来在科研领域上实现她“顶天立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