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全党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9天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班。读书班围绕《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主题教育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学习,采取召集人领学、集中研读、小组研讨、经验交流、自主学习等模式进行,通过主题教育学习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提升学院工作质效的不竭动力。现将学习班部分成员在学习班结业大会上的交流发言予以分享。
几天来同志们集中在一起通过集体领学、个人研读、撰写体会、交流发言等形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党章等内容,安排对标方案要求,组织严密学习认真,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检视,边整改,突出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抓实理论学习,不断把“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引向深入,为推进学院“双高”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就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谈几点建议,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坚持抓学习、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全院上下要大兴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校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致胜的看家本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知识化、专业化水平。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得到了答案,弄明白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怎样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提升素养、推动实践、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坚持学习、终身学习作为良好的习惯,切实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明方向、破难题、促发展,要坚持抓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各基层党组织要抓好“三会一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全院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明政治纪律,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站位不是空喊口号,要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上,体现在践行上、体现在担当中、体现在破解工作难题上,每位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党章为标尺,规范言行。
二、坚持抓落实、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好的学风是一种作风,抓工作落实也是良好工作作风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作风,败也在作风;一个单位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一个人,成功在作风,失败也在作风。当前,学院正在全力创建省级“双高”校,这是学院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全院上下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但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双高”核心指标突破、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工作中还存在“庸、懒、散、慢、推、拖”的现象,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还存在不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诸如项目推进缓慢、会议议题提交不规范、不及时,文件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表态调门高、推动落实难,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下去,将会阻碍学院高质量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一是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二是思想松懈、进取心不足,有“佛系躺平”思想。三是主人翁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有些同志喜欢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工作评头论足,诊断问诊,但不治病,喜欢当“裁判员”,而从不当“运动员”,缺乏实干精神。
如何解决抓落实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要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该打招呼的必须打招呼,该履行的职责必须履行,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学院党员干部首先都应认真贯彻、履职担当。其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养,在学中干、干中学,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坚持过程指导,不断增强执行力。三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注重过程考核,量化考核,利用信息化应用手段提升考核实效性,加强考核结果在绩效发放、职务晋升、评优树模中的应用,切实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三、坚持抓安全、坚决守牢校园安全稳定底线
校园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学院稳定发展的大局,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抓好此项工作。应该充分肯定,在校园安全和意识形态方面,学院上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体制不断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正面宣传不断壮大,排查整治不断强化,舆情监测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但是,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还落得不实,“上热中凉下冷”的现象仍然存在,压力传导不到位,校园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新闻宣传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不强,阵地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防范舆情风险的能力还很弱。当前,媒体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舆情风险在招生就业、师德师风、学生行为、服务保障、收费标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职称评审、基建后勤、人事变动等方面的严峻形势,这些舆情燃点低、传播快、热度高、处置难,应该引起全院上下高度重视,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升媒介素养和应对舆情的能力。
就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我提几点建议。一是思想重视,各负其责。各级领导干部要夯实责任,统筹推进。二是扎实行动,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三是立足源头,控制线上。要盯住重点人、抓住关键环节,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强化舆情监测,用好“12345”诉求平台,畅通学院值班电话,及时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线上事情、线下办。四是注重日常、抓在平常,不断优化学院内部管理,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五是正面占领,塑造形象。要提升新闻宣传影响力,讲好延职故事,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团结校园“网络达人”,积极正面发声,提升舆论引导力。六是强化力量,加强教育培训。持续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建好台账清单,强化整改落实。七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定期召开研判会。推行风险监测日报告、周报告制度,加强督促督导,确保校园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