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起枯叶落,今朝雾来残枝寒。惊觉秋已至,银杏叶微黄。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校园之秋是淡淡的离愁和重逢的欣喜;是银杏微黄的叶摇摇欲坠;亦是满湖荷花已残,荷叶亭亭;而那枝叶里暗藏的黄花点点却最让人心动。走进校园,便是满目的秋,风中带着些萧瑟的意味,连空气都有着朦朦的雾感,仿佛下一刻便会飘下细细的雨,沾湿人们的衣裳和发丝,无端缠人心绪,勾起无限愁思。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兴许是季节的使者吧,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也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风一来,秋天也就不期而至了。校园的秋风是怎样的呢?是凉如水,浅如纱,轻轻缓缓地吹落了枯叶,吹开了桂花。你闻,风里已经有了秋的味道,在这个天高云淡的日子里,连残叶遍地都不觉凄凉,甚至更添一份秋意。校园的秋是静谧的风,风吹树叶沙沙响,下课铃声叮铃铃,落叶在空中打了个转,又拂过同学们的肩。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雨来得总是静悄悄的,无声无息,只是一会儿便打湿了路面,溅起了水滴。秋雨从来不是倾盆大雨,往往是细细的,绵绵的,缠人得紧。校园的雨来得措不及防,我却钟爱那雨中之景。本是深绿微黄的树叶被雨赋予了别样的色彩,洗净纤尘后方见本真,而那雨打枝叶声更是声声入耳,点点是离人泪。再看那嘤鸣湖中,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校园的秋亦是无声的雨,薄薄地笼罩着校园,似轻雾,更似幻梦。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西风瑟瑟,秋气肃杀,丰草茂林纷纷落叶,往日草木争荣的青山都变得萧条、枯瘦,想来大地应是一片寂寥。校园的枝叶亦不能免俗,张澜大道两旁的银杏叶已带上微黄之色,想来不久后此处便会成为同学们的游览胜地,到时候寂寥的秋景也会被喧闹的人间气息染上几许活泼生机。无论是宿舍楼下,亦或是教学楼旁,总是秋叶翩跹,随风而舞,其实落叶也别有一番美。校园的秋便是枯黄的叶,在空中伴着风摇曳,为大地铺上一层属于秋的色彩。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霜是夜晚凝成的,秋天的夜是带着寒气的。晨起时推开窗遥望远处,才发现昨夜的露水早已成为了霜。露珠晶莹圆润,挂在草叶上倒也是好看得紧,一滴一滴的坠落,草也跟着一晃一晃的,煞是可爱。不过秋夜寒凉,露珠遇冷便凝成了霜,清晨放眼望去的话,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白茫茫一片,疑是雪已至,却道霜未迟。虽则会打湿行人的衣裳,但确然是有一种清凌凌的美,似霜雪佳人,清冷却平白惹人心动。校园的秋是晶莹的露,也是清凌的霜,不经意会心一笑,这是属于秋的韵味。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原属玉堂仙。此诗句描写的正是桂花,是那细蕊金黄,香气馥郁,象征着秋的花啊。我是很喜爱桂花,喜它香气袭人,喜它的淡雅精巧,桂花树轻轻巧巧地立在那里,就是一位小家碧玉的娘子,活泼可爱,俏皮生动,眼眸流转间便是无限狡黠之色,看着就觉得灵气逼人。校园有很多桂花树,无花时貌不惊人,从它身旁走过也不会多看一眼,但是秋天一来,哎,花开了,是怎么知道的呢?不是先看见花开的,而是闻到的,风里传来了阵阵桂花香,惹得人们去寻、去看、去探,原是秋已来,桂花开,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校园的秋定是醉人的花,淡黄的桂花隐在绿叶枝头,馥郁无比,沁人心脾,谁能不为之驻足呢?
校园之秋不仅仅是美景,还有那与景相衬的人。无论是静静地坐在湖边赏荷的;还是走在路上为美景驻足的;甚至是行色匆匆地前往教学楼与图书馆的人,都是校园之秋最美好的画卷,一帧一幅,定格成了校园的秋景,和谐自然,人与景俱在,才是自然之道。校园的秋是一幅秋景图,动静宜人,可观、可感、可闻、可赏,美不胜收。
秋已至,叶微黄;秋意浓,桂花香。秋许是静谧无声的,让人无端生出愁绪,纵然如此,当也不负好秋色。秋从来就不是萧瑟孤寂的,不妨出去走走,在校园中赏秋,去感受一缕秋风;看一场秋雨;拾一片秋叶;接一滴秋露,更要寻那香甜的桂花香,循着秋的脚步,于今日来一场短暂的相会。来日方长,切不要辜负这好时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