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雨了。来到成大真正感觉到了秋雨的特别,不是一滴一滴地往下落,也不是不顾一切地倾盆而下,而是密密的,如同所有的一切。密密的云,密密的雨,沿着南门西边那条湿漉漉的路缓缓走着,曲折的路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找寻各种校园之美。拐进北边的嘤鸣湖畔,绕着湖走过一圈又一圈,凉寒的风吹过,吹动柳树的发丝,枝条便温柔的摆动起来。也有枝条慵懒的垂着,触碰到水面,又随风在水里划出穀纹。黑色的水鸭在岸边叉开脚摇摇晃晃地走着,时而钻进荷叶中,穿过缝隙隐入湖的中心深处,抑或直接钻进水中,消失在荡着波纹的湖面上,它的出现和消失好像与人有关,又好像本来就是捉摸不透的。踏上采芹桥,残荷犹香,萦绕在身旁,站在桥拱处吹着更高的风,心弦被反复的拨弄,柔和凄凉的曲声好似在水面上响起,秋的味道更浓了。采芹,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花花,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采藻桥的名字同样出自《泮水》中:“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这两座桥带着诗意浮出水面,展示着校园里别致的美。
雨,又是雨。滞而不断、飘而不洒、寒而不冷。秋雨好像从来就是这样,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或许她是在提醒身处秋天的人们拾起遗落在梦里的诗句。如细雨般连绵不断的阴天,遮住急切张望的太阳。“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嫩绿熬成枯黄,落叶洒满草坪,片片黄点缀绿,秋风将黄叶弹奏成一首悲歌。是落叶,是离去,是无奈。深秋桂花香味不在,朵朵散落于土地,是落红,是残败,是感怀。走过金沙桥,在桥两侧底下灯光的照射下,黑暗中的小飞虫有了自己的光亮,好似来自虛空,它们带着光亮飞走了,或向桥底流水,或向黑暗高空。空气更冷了,黑暗像水一样也很凉,流过每个人身旁,流进每个人心房。有人说秋天是一个生锈的季节,树叶生锈,雨水生锈。秋天的颜色好像就像这样,纵然嘤鸣湖旁的桉树很高很直,枝干很白,但它好像很孤独,很幽静,身处无穷,留下永恒的自我,在独自感伤。是啊,再见面,秋风乍起,分别时,秋风终歇。落叶无归根,单丝不成弦,秋天大抵是寂寞和思念的季节吧。
风吹着潮湿的空气,我呼吸到一种痛感,是秋的萧瑟,秋的深情,秋的悲寂。可是在秋天里,也同样会有美好。隔着铁栏,一个傍晚我看到两位老夫妻随着欢快的音乐声起舞,他们脸上溢满了笑容,是岁月的沉淀,是时间的释然,是光阴的故事。纵然秋风萧瑟,可他们心中一定是对秋天、对四季、对生命的珍惜和赞美。秋和秋雨,或许也是浪漫。在成大,在校园中独自漫步,不愁悲喜,不问他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走过渠道上面的玻璃路,瞥见下面伸向上方的绿意和玻璃上的繁茂枝叶的倒影,绿色的青苔铺满树干,在潮湿空气的滋润下与枝干融为一体渗出一种浪漫。荷花池路上,湿意与诗意并存,亭下恬静,路上行人寥寥,微微凉风吹过,如若是早晨,那种干净的清凉感扑面而来,袭得人神清气爽,不得不爱上这校园,爱上这秋天。夜晚的秋天在柔和的黄色灯光下显现,暮色下郁郁芊芊的草丛里传来蟋蟀的浅唱低吟。在大运村友谊公园中夜跑,迎面而来的风,不疾不徐奔跑的人,清香扑鼻的桂花,灯火通明的图书馆,缓缓走过的人生。似乎这样的时光,便是随着浪漫一起,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就这样暮雨朝云,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慢沉,下坠,然后踩碎迷茫,秋的味道渗入心脏。我见过了太多的阴天,太多的雨。我与脚下任意士地呈九十度站着,在这个听起来如诗歌般舒扬的城市,在这个将会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学校里,在这个静谧又喧闹的秋天里,我试着去成长、容纳、接受,试着给秋天、给大学、给人生更多不同的定义,然后均匀地接受风和光的爱。
坐在窗户旁,听着老师的讲课声,风又吹起,望着静止在四季轮回的香樟,我看到叶子如剪影一般无法映出油绿,好像氤氲着雾光,天灰灰的、暗暗的。秋天的雨,她马上就又要来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